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台南紅球 賞櫻

北藝大博館所專題講座 博物館的跨文化翻譯與溝通

中央社/ 2015.04.24 00:00
北藝大博館所專題講座 博物館的跨文化翻譯與溝通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0424 09:42:0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獲得科技部與英國愛丁堡皇家學院雙邊合作交流計畫補助,於4月11日邀請到英國愛丁堡Heriot-Watt大學語言與跨文化研究(Department of Languages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廖敏秀老師蒞校進行為期近兩週的合作研究訪問,期間除與所上師生們進行交流外,並於16日舉辦專題講座,分享她如何透過博物館展覽文字內容,進行跨文化溝通的研究心得。

此次演講主題為「博物館跨文化翻譯與溝通 / Translating Museums」,內容包括蘇格蘭博物館之中華文物,以及臺北228紀念館等博物館的展示語言翻譯與溝通之研究心得分享,她並從語言學的功能,與中英文不同語法等多元角度切入,做了詳盡的說明。

廖敏秀老師表示,本身專業是語言學研究,加上興趣是逛博物館,因此開啟她著手深入博物館翻譯文本的研究之路。廖老師強調,每種語言都有它的意識形態、歷史脈絡,特別是在博物館的歷史文物展覽文本部分,由於會牽扯到政治與觀者角度等因素,因此在用詞遣字上,就會透過不同的因素,進而產生理解上的差異。

首先,她以介紹墨西哥早期歷史書寫為例,若當提到被西班牙殖民前的那一個時期,是要以帶有歐洲角度的「Pre-columbus」這個詞,或是以當地角度出發的「Indegenious」的這個字彙,雖說兩者都是在講同一段時期,但選詞就要看展覽所要傳達的對象與訊息為何。

此次返台,在她走訪臺北228紀念館時,從該館的中英文手冊發現到,當中的本省人是用(Taiwanese),而外省人是(Non-Taiwanese)。然而,在別的博物館中則發覺,在訴說臺灣歷史時,不用本省人、外省人等字彙,改採臺灣人(Local Taiwanese)、(Native Taiwanese)與南京政府的(Mainland Chinese)等用法。廖老師強調,所謂的翻譯並沒有所謂的好與壞、對與錯,最重要的是傳達出當事者想要表達的理念或想法;此外,部分筆者通常在書寫當下為「Innocent」,沒有帶入個人的意識形態,且依照主事單位要求來進行翻譯,但忽略了觀者是否會帶入政治因素考量,進而造成不同的解讀。

而另一項個案研究說明,則是利物浦Merseyside Maritime博物館於2010年所展示世界紀實攝影先驅,攝影大師John Thomson的攝影展(1868-1872年作品),這個展覽展出他一系列在中國(晚清時期)所拍攝的大量的人物肖像,從北京的達官貴人,到社會最低層的工人、小販等。在當時展覽的中英文展示文本有著相當大的差異,西方譯者的觀點是以忠於原作,且帶有批判的角度解說,但反觀中文的部分,則是給予John Thomson正面積極的形象,且帶有美化的詞彙。

廖敏秀老師進一步說明,即使該展的中文翻譯要引領觀眾走入充滿溫情、正面與人道的意象與共鳴,但仍會有人提出質疑,這正也說明,對於同一件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詮釋。她認為,在當今的展覽中,語言的翻譯正確與否似乎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博物館能否接受讓一個物件透過不同文化、語言去敘述,以及傳達各自不同的故事內容。

訊息來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69143.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