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新埔灌腸美味銷魂 遊子牽腸掛肚

中央商情網/ 2015.04.14 00:00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2015年4月14日電)新埔灌腸是很道地的地方小吃美食,尤其從異地回鄉的遊子,總要品嚐個幾口,不只齒頰留香,更是吃在嘴裡美味回憶湧心頭。

灌腸是新竹縣新埔鎮客家庄知名的食品,又叫「粉腸」或「煙腸」,飄香超過半世紀。

第一市場內的業者表示,灌腸的做法是將甘藷粉拌水,加入醃製一天的上等新鮮瘦豬肉、五香粉和醬油、中藥等配料,調拌均勻後灌入豬小腸,再用沸水煮約30分鐘。

灌腸煮熟後,撈起用電扇吹涼即可。Q軟的灌腸沾上嫩薑絲、沾醬,是清爽順口的絕佳組合,有了沾醬猶如畫龍點睛,帶出灌腸內的肉汁、香氣與香料。

新埔涼井人文講堂的新竹中學退休國文教師彭元岐表示,特殊沾醬的配料,不再是配角,大致是以米醬、味噌為底,調和甜醬,再摻少數辣椒醬、蒜頭的混合醬料。

單吃灌腸很清涼爽口,沾了沾醬則吸引老饕味蕾,停不下口。沾醬各家不同配方,巧妙在於比例不同。在遊子的記憶中,除灌腸,也是沾油炸臭豆腐的好沾料。

灌腸在新埔有悠久的歷史,地方文史工作者陳權欣曾撰文「懷念辛志平校長兼談新埔灌腸淵源考」,新埔灌腸是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曾振名的父親曾德郎,在民國38年時,從宜蘭學回來發揚光大。

曾振名在人文講堂座談時,提到新埔灌腸的典故表示,他們幾兄弟從小跟著經營麵攤的媽媽做灌腸,從選料、洗腸、灌肉及蒸煮,用什麼火侯煮、如何以牙籤刺灌腸放氣才不會爆裂等細節,曾振名如數家珍。

曾振名說,民國38年以前,他們家經營雜貨米店,政府遷台初期經濟秩序較亂,幣值大跌,父親遭追債被迫躲避到宜蘭打工,學得做灌腸技術,帶回新埔在老街經營麵店販賣,並發揚光大。

以往物資缺乏的年代,由於豬肉很貴,所以,業者也開發沒有灌豬肉的煙腸,作為小吃、零食。現在,在新埔市場有兩家販售,在中正路的飲食店也都可吃到。

何姓民眾回憶,小時候會向老闆買沒灌豬肉的煙腸,配上香蒜醬油及甜辣醬解饞。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點心真的是很天然,也沒有化學人工添加品。」

灌腸承傳給孩子的家鄉味,對離鄉背井的人,有勾起食慾與舌尖的功能。許多外地讀書、工作的人,回家鄉總是吃吃粄條與灌腸,大快朵頤。

新北市大豐國小校長李春芳說,新埔煙腸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或許可以說,未曾嚐過滋味,就不會有夢想。他說,「要到現場吃才有味道。」

李春芳說,以前,新竹師專畢業時曾應同學邀請,到新埔品嚐,後來結婚生子,舊地重遊回味,吃粄條配灌腸。「雖不常吃,每隔個幾年吃一次,才會記住煙腸的味道。」

高中時,因為父親職務調動,在新埔住了一年的劉保民表示,新埔的美食,讓他父親生前常去回味,除了粄條、灌腸、炸蔬菜,別忘了紅糟鴨,他說,「除了新埔之外,沒有吃過更好吃的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