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云消霧散怎么辦?重要資料備份指南

app01/Jason Cloney 2015.04.08 00:00
百度宣布關閉百度空間服務的消息勾起了我的回憶。多年前微軟曾推出了一項個人博客服務Windows Live Space。那時我還是微軟的粉絲,每項新服務和應用都迫不及待地去嘗試。我注冊了Live ID,開通了個人空間,費了好大心思將其打扮一番,然后隔段時間就寫點矯情和狂妄的文字上去自我欣賞。彼時沒什么人使用Live Space,我有一種特立獨行的滿足感。漸漸地我懶得打理空間了,最終差點將它遺忘。直到有一天傳來消息,微軟將關閉Live Space服務并協助用戶遷移到Wordpress。我不想使用后者,但也沒有其他選擇,于是就撒手不管直到自己的空間被停用、資料被清除。直到最后這項服務都未曾成為主流,我的“見證它發展壯大,自己做資深用戶”的小小夢想也隨著那些承載著一段時期記憶的博文一起化為了泡影。Live Space并不是第一個更不是最后一個半途停運的Web云服務。Web2.0創造了許多奇跡,而它們成功的陰影中有數不清的失敗者:微軟Live Space、谷歌Google Plus與雅虎中文郵箱只是其中比較出名的案例。雖然每年都會有信心萬丈的全新服務或應用誕生,用各種方式吸引消費者參與,但它們都不會告訴消費者這個事實:本服務不能保證永久運營,閣下的資料未來可能被徹底刪除。除了關閉停運,在線云服務還要面對各種天災人禍帶來的數據丟失、關鍵時刻宕機導致的臨時下線以及受黑客攻擊造成的隱私數據外泄等風險。即便運營方會異口同聲地保證這類事件出現的概率極小且損失可控,但這類承諾正如“PX項目極為安全”的保證一樣讓人心里沒底。現實中PX工廠可以三年炸兩次,虛擬世界里Sony這樣的巨頭也會遭遇大規模數據外泄的災難。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今的網絡世界中我們該如何保存和保護那些存放在云端的數據。存儲在服務器磁盤上的信息只是0、1的代碼組合,但卻可能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資料、回憶。那么,在虛擬空間的雷鳴閃電將我們依賴的數據云撕扯的粉碎之前,我們該如何未雨綢繆呢?552491971e097.jpg私人隱私數據個人與家庭的相片、視頻、私密日記、重要文檔……過去,這類數據我們會刻錄在光盤上妥善收藏。如今有了云存儲,備份重要資料的途徑又多了一種。但請不要將云作為唯一的備份手段,關鍵數據至少要在本地保存一份。此外任何資料在上傳之前要用壓縮軟件打包并附上與云賬號不同的強密碼:這樣就算賬戶被盜,您和愛人的親密照片、視頻也不至于讓別人大飽眼福。如果賬戶與手機或郵箱綁定,請確保綁定號碼的安全,一旦丟失立刻更新關聯賬戶的安全信息。一旦服務出現安全警告就立刻刪除和轉移其中的數據,避免損失擴大。社交網絡資料這個時代我們有如此多的手段在網絡空間展現自己的不同:朋友圈、個人空間、微博、知乎、貼吧、論壇……人們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用最先進的技術上載到虛擬世界,傳播、分享、任陌生人評說。在所有人的信息匯聚成的數據汪洋中,有時我們會想保存下其中的幾朵浪花待日后回味欣賞。但各種社交網絡空間的歷史數據查找功能都不是很強,何況一旦網站服務崩潰,數據可能一夜間無影無蹤。建議大家使用各類筆記軟件來隨時記錄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內容,不管是自己的隨筆還是朋友分享的美食照片,抑或某位段子手的精彩短句,都在筆記應用中分類保存并妥善備份。日久天長,那不會變厚的虛擬筆記本或許就會成為人生寶貴的財富。此外,一定要保護自己在網絡社區的隱私資料,不要將敏感內容放上不夠安全的賬戶或傳送給陌生人。小型社區出現安全問題的幾率非常大,要以“遲早會出問題”的心態在這類圈子活動。遇上社區關閉的狀況,請提前按照服務商的引導轉移自己發布的內容,步子晚些可就沒法子挽救了。版權文化產品電影、電視劇、音樂、圖書……這些資料可能是我們中國人最愛的在線數據種類。BT、PT、電驢、迅雷……各種下載方式被我們玩個遍,只為了那些精彩又免費的大作。只是這里筆者要規勸一句:先不說此類數據多為盜版,就算是免費下載到也沒有長期保存的意義。想當年寬帶初開,影視下載之風旋即吹遍神州大地,到處都是24小時掛機BT好萊塢大片的懵懂青年。只是轉眼時過境遷,當年花費巨資刻盤保存的DVD-rip在全新發行的高清藍光片源面前如同過氣褶皺的華服,只能落得當廢塑料處理的下場。由于版權內容經常更新存儲格式,且未來付費在線播放模式是大勢所趨,費盡心機和金錢保存這些文件并無太大意義。就算是在云盤中收藏大片也免不了哪天遭遇政策打擊,還不如隨下隨看。相比之下不如將資源投入到個人重要資料的保存與保護上,畢竟后者才是我們自己生產的精神產品。結語云時代從口號變為現實僅僅用了幾年。如今我們每個人都該學會在這樣的技術爆炸時代優雅地生活。利用信息云給人生帶來更多便利和美好,同時設法避免意外的風暴帶來的傷害。學習和應用這類技巧,相信我們的未來會多一點從容。

資料來源:雷鋒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