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健保砍8次 醫院一樣賺 醫院大賺價差…病人用藥愈來愈差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2015.03.25 00:00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71 期 作者:洪綾襄

在醫藥產業裡,只有大型醫療體系擁有強勢主導權。不管健保發多少補貼給基層醫護、怎麼鼓勵台灣製藥廠提升品質,台灣病人都只能得到愈來愈低劣的醫療服務、吃到愈來愈便宜的藥,因為,藥價差是醫院重要獲利來源。

告別高雄長庚、卸下科主任光環,沉潛數個月後,吳唯銘悄悄在高雄一家社區皮膚科診所駐診執業。

諷刺! 醫院拚命蓋 病床卻不足

醫療環境差,醫師不如歸去

去年底他以一篇《我為什麼離開長庚醫院──給過去的病患們》文章,掀起醫界軒然大波。文中,他寫出一個關懷病患的醫師,卻受困在健保與只重獲利的醫院的無奈:「自從長庚加入醫療總額後,一直處心積慮要減少健保業務,以提高本身的獲利,限制主治醫師門診次數,限制看診人次,」他直指,長庚幾乎已將所有的藥都換成藥價差較高的學名藥。「民眾不會知道,有些疾病也許好的藥膏一條,病就會好,但給較爛的藥,可能會多拖幾次才會改善」,他沉痛地指出,「醫院不尊重專業,只追求利潤,損失醫療品質又不在意,真是夠了。」

由於吳唯銘在醫界頗具名氣,也曾是長庚醫院重點栽培的人才,因此他的離開鬧得轟轟烈烈。但在外界壓力之下,如今他只想低調,為社區病患看診。在診所的診間內,他輕輕地說,「第一線醫師絕對不會故意去開便宜的藥,但我們和醫院財務脫節,不知道醫師的薪水是來自藥價差,離開後和很多人談過後才知道。」

吳唯銘並非特例,根據衛福部統計,10年來醫事人員成長率持續下滑,護理師人力尤其緊俏,成長率從9.48%降到3.48%,足足掉了6個百分點。影響所及,病床數在一三年首度出現下滑,較上年少了一478床,今年又陸續減床。

弔詭的是,唯一增加的,竟是醫療院所家數,幾家大型醫療法人近來合縱連橫,不但承攬公立醫院營運,也併購不少中小型診所,而隨著醫院所衍生的相關事業體營收更是蒸蒸日上。去年台塑生醫旗下清潔產品、保養品、醫學技術事業和臨床事業部等四大部門,年營收上看20億元。讓人不禁懷疑,醫療事業真的如醫院經營者所說的,毫無獲利空間可言嗎?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直指,「最懂得利用醫療資源的人是誰?不是健保署也不是醫護人員,根本就是醫院!」「他們就是一群高級無賴!」講到和醫院交手的過程,楊志良肝火又冒上來。「總額支付和DRG(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推出的時候,被媒體和醫界罵得要死,卻從來沒有人敢出來承認,這個結果和實施辦法都是醫界自己在全民健康保險會上討論決定的!」

黑洞! 強勢操作藥價差

結合藥廠聯手反對藥品差額負擔

他表示,全民健康保險會共有35名委員,除了被保險人(全國工總、社福總盟等)、主管機關、學界之外,有將近3成是醫事服務提供者代表,包括醫院協會、醫師、牙醫、中醫、藥師、護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代表。「醫界對外口徑一致罵政府,對內又跟醫護人員說都是健保害的,在推動政策上,醫院協會和醫師公會從未真正負起責任!」

楊志良的怒氣其來有自。一位醫院院長指出,「很多畸形的結果,其實是各醫院和專科醫學會遊說出來的。」他分析,由於藥材和醫材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和獲利邏輯,醫院經營者只要順勢而為,再透過強勢採購權,就可獲得可觀的利潤。

以醫材來說,由於假牙、骨釘、水晶體,每個病患的狀況與需求的材質都不同,量少價高,因此對醫材商與醫院來說,不如都不要給付,或是給付最基本的就好,其他讓病患差額負擔即可,醫院反而更有獲利空間,而這也是為什麼健保到現在連最基本的假牙都沒有給付的原因。

但以藥來說,由於藥廠的主要成本為研發和上架費,讓更多人使用便可更快攤提成本。因此藥廠便會想辦法遊說將該藥納入健保以擴大市場。但對沒納入健保的藥,特別是品質較好的原廠藥,台廠藥商擔心遭到排擠,醫院也不想增加進貨成本,便聯手反對開放藥品差額負擔。對醫院來說,也可以從藥品採購與健保支付之間賺到藥價差,何樂不為?

「國際原廠如默克、輝瑞等都會設定地板價,不隨便折讓給醫院;醫院自然不願多用,也不會支持病患付差額買原廠藥,」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黃文鴻指出。

具藥師身分的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憂心,若再放任醫院換藥下去,不出10年,病人想自費也買不到好的原廠藥了。

一位藥商透露,健保砍了八次藥價,累積至今砍了超過500億元,但刀刀都只砍到台灣學名藥廠,對醫院毫無損傷。他透露,沒有專利保護的學名藥廠競爭激烈,藥廠得想辦法打進大型醫療體系才能生存,因此就算這顆藥被健保署從12元砍到10元,醫院都不痛不癢,因為他可以要求藥廠補給他價差,不然就換另一家藥廠。「幾家大型醫療財團法人早就換了好幾波藥了,大學附設醫院本來還堅持用原廠藥,最近也都改用台廠藥。」他透露。

強勢! 砍了500億,醫院毫髮無傷

盤根錯節的利益應攤在陽光下

藥商透露,兩年前健保局為了鼓勵台灣製藥廠達到國際製藥最嚴謹的PIC/s GMP標準,允諾升級設備並通過PIC/s標準的藥廠,可提高給付價格,放出了約60億元的利多,但藥廠幾乎都沒賺到,全都流到有採購權的醫院。

醫護人員其實也不清楚真正的政策內容,曾傳出某醫院縮減醫師的值班費,是為了拿去補貼護士值班費,「其實為了改善護理人員超時工作的狀況,健保加碼護理專案,開放各醫院申請以改善護理人員工作條件,已累計加碼了90幾億元,但經費真正去哪了?沒人知道,」朱顯光指出。

根據統計,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健保藥費支出約在15到20%,台灣則因為醫院、藥界的利益盤根錯節,藥費支出一直鎖在25%。朱顯光認為,「每一家醫院的醫療收入有8到9成來自全民繳納的健保費,特別是已屬公共財的醫療財團法人,更應該公布真正的獲利方法併合裡分配,別再讓好的醫事人員對台灣醫療環境灰心!」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健保砍8次 醫院一樣賺 醫院大賺價差…病人用藥愈來愈差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夜跑好處多 美麗又健康!

對大學生公益之見

一天的難處一天擔 解決大忙人的處方

全民瘋路跑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