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太陽花學運週年 兩岸協商面臨瓶頸

中央社/ 2015.03.18 00:00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台北18日電)太陽花學運今天滿週年,回顧兩岸過去一年協商進度,在政府遵循行政院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4階段溝通加2階段國安審查」內涵行事下,可說是進展有限。

熟知兩岸事務的官員透露,當前兩岸協商議題都要按監督條例走,須加強社會和國會溝通,但陸方常會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卡在立法院未通過為由,對協商展現不積極的態度。

官員坦言,太陽花學運後,台灣內部情勢發生變化,社會要求多做溝通其實沒錯,但強化溝通確實有拖延到兩岸協商進度。現在要考量的關鍵在於,「協議要多還是要簽得好?」

中國國民黨2008年執政後,兩岸恢復制度性協商,迄今簽署21項協議,海峽交流基金會前後任董事長江丙坤和林中森都形容成21條「高速公路」。但自2014年3月太陽花學運爆發以來,兩岸簽署協議掛零。

兩岸兩會(海基會與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第10次高層會談是在2014年2月,簽署的「海峽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與「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為服貿爭議所累,仍未生效。

還未登場的兩岸兩會第11次高層會談6項議題,包括貨品貿易、爭端解決、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環境保護合作及飛航安全及適航標準合作,一年來協商進展都「卡卡的」。

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下的貨品貿易與爭端解決協議為例,經濟部雖期望春節後和陸方安排第10次業務溝通時間,但遲遲沒有消息,而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已在2月完成草簽。

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上次業務溝通是在2014年7月下旬,雙方當時同意「通報」及「人道探視」是兩會互設辦事機構重要服務功能,之後就再也沒有進一步正式協商。

「海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文本雖大致底定,但礙於台商對大陸掌握稅務資料等實務執行面無法放心,政府不斷進行內部溝通,何時溝通完成上談判桌簽署協議,仍是未知數。

至於環保與飛航安全合作議題,外界雖普遍認為協商難度較低,但據了解,這兩項議題都尚未進入兩岸業務溝通階段,僅停留在議題形成時的國內溝通。

對兩岸協商在社會看法不一下所面臨的瓶頸,台灣學者憂心忡忡。

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表示,台灣最大困境是在區域經濟快速整合之際束手無策,若兩岸關係卡住,國際化就無法取得進展,政府需評估政策利害並向民眾說明,「不能遇到反對就不去做」。

但官員指出,大陸常以兩岸服貿協議卡關當拖延藉口,但像陸客來台中轉議題,往往都在陸方一念之間,「很多事可以做,只看你要不要做,如果做了,便可證明你希望兩岸關係往前走。」

後太陽花時代,台灣社會對兩岸協商監督更加嚴密,政府對推動相關議題也更小心翼翼,陸方若對此沒有體諒,單方面把協商進展放慢的責任歸咎於台灣,實無利於促進兩岸關係行穩致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