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金山清水溼地 創造環境與農民共生

台灣好新聞/ 2015.03.13 00:00
記者許端驛/金山報導

去年12月,一隻迷途的西伯利亞白鶴,飛到金山區清水溼地,造成台灣的愛鳥人士,一陣騷動,也許是因為這一塊數百公頃的清水溼地,是各種候鳥來到台灣的第一站,也讓民間團體愈來愈重視到,環境、農民與候鳥的相處之道。現在就透過鏡頭,帶您一起來關心,清水溼地。

圖說:一隻迷途的西伯利亞白鶴,讓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重視到,環境、居民與鳥的相處之道。

去年12月,一隻迷途的西伯利亞白鶴,飛到金山區清水溼地,造成台灣的愛鳥人士,一陣騷動,一直到現在,清水溼地還是可以看到有許多的砲口,對準這隻國際保育的小白鶴,不斷紀錄下牠的一舉一動,也許是因為這一塊數百公頃的清水溼地,是各種候鳥來到台灣的第一站,也讓民間團體愈來愈重視到,環境、居民與鳥的相處之道。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表示,這一次小白鶴來,農民很擔心,溼地這裡會被畫為保護區,就像陽明山國家公園一樣,會有很多限制,因此我們到這裡第一步就是要確保農民的權益。確保農民的土地不會被徵收,而金山溼地是北海岸候鳥的第一站因此也相當重要。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是第一個到金山清水溼地,幫助在地農民,打造有善環境的團體,他們以過去在八煙的成功經驗,要來幫助溼地的農民,畢竟誰也不希望看到2007年的丹頂鶴事件,再度重演。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指出,在金山清水溼地,每年都有許多的候鳥來此棲息,甚至最多一年還有六種鶴到訪,不過重點都是,待不久,這也顯示出,溼地的環境存在的問題。

其實在這塊土地上,農民、環境、與棲息的動植物,是環環相扣,若要給候鳥好的棲息地,就要對這塊土地友善,而農民為什麼要做更繁雜的工作,達到有善耕作,理由非常充足。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指出,我們現在正在執行的計畫,包括與在地農友合作,將他們所生產的作物,例如茭白筍,可以給金山國小做為在地疏食的營養午餐,讓農民更有動機去以友善耕作,進行農田的環境改善

農民所種植的作物,將會做為附近學校的營養午餐,還有可能讓自己的孫子吃到肚子裡,也就是因為這樣,基金會輔導農民,鼓勵有善耕作,進而讓這片土地,更加的乾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