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愛護地球、永續造林【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5.03.12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也是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由於國父生前積極倡導國家造林運動,國民政府乃於民國十八年由農林部呈請行政院訂國父逝世紀念日為植樹節;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三月十二日為植樹節,這算是兩岸早就統一之節日之一;由於國父遺孀宋慶齡女士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建國貢獻居功厥偉,故中共黨政當局對植樹造林之推廣亦頗費心力,尤其是大西北的造林工作已使很大的沙漠變成綠洲;反觀台灣的植樹造林就有待再加強了。

近二十年來,國際間最夯的話題莫過於「地球暖化」、「溫室效應」、「節能減碳」等,欲減緩地球暖化之策略很多,其中一種最有效的策略就是「植樹造林」,全球多種樹木來達成「減碳」的效果﹔西元2007年亞太經合會議決議,在2020年前所有會員體要再增加森林覆蓋面積應達2000萬公頃﹔2007年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發表的「世界森林狀況報告」指出,在千禧年後的五年內,全球森林面積每年減少730萬公頃左右,而在同年的「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也提出下列報告﹕「地球已經暖化,暖化效應已導致日夜溫差變小,全年日照時數縮短,降雨強度增強等異常現象、使洪水、旱災、暴風量加劇以及使饑荒與疾病增加﹔而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是促進「溫室效應」最主要原因﹔又根據全球各專業雜誌報刊之報導指出,地球暖化使南北兩極冰山開始大幅融化、裂解,人類如果不努力改善這種暖化現象,未來五十年海洋的水位將上升一到二公尺,許多島嶼將陷入海底,許多海濱低地將淪入海中,當然,其中也包括台灣四周海濱低地,因此,如何改善地球暖化,減少「溫室效應」便成為全球各國近十年來最重視的國際話題。

「植樹造林」被學者專家公認為改善地球暖化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亞太經合會要求各會員體應在2020年增加森林覆蓋面積2000萬公頃,台灣也被分配到所需增加新植造林面積為11.550公頃,做為亞太經合會會員國,我們責無旁貸履行會員國的國際責任,而且應該加倍、加數倍來推動這項利人利己利地球的責任。

造林的好處很多,可以水土保持,可以治山防洪、國土保安、可以環境保護,可以海濱防風、確保農作家園,可以保護土壤、涵養水源,可以調節氣候、淨化空氣、節能減碳,最重要的造林可以創造很多經濟利益,譬如木材可以提供人類製造很多生活器具,甚至可以蓋房子製造桌櫃椅床、可以造橋鋪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是用木頭在山壁修棧道等﹔森林可以提供民眾休憩生活、賞心悅目、調劑身心,維護身心健康,所以種樹造林應為提升人類生活品質不可或缺的品項,惜乎19世紀資本主義大行之後,森林因富經濟利益而屢遭濫伐﹕好在德國希特勒主政後,1934年頒佈「森林荒廢防止法案」,其中有禁止砍伐50年樹齡以下之針葉林乙節,至今乃被德國人遵行不悖。日本亦於1939年大幅修正森林法,以保護森林不被破壞 、確保森林在國民經濟發展的絕對價值與意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大軸心國都還在戰時努力保護森林,可見森林與國力、戰力之連動性不可忽視,它關乎不祗國計民生,更關乎戰力儲備,吾人豈能無知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領導的同盟國大勝,美國式的資本主義和自由主義更大行於大半個地球,森林濫伐更為嚴重,世界各國都很「自由」的大肆砍伐森林,將「森林資本化」,除了毛澤東在中國大肆種樹造林以保護西北部的土壤和水源,還有蔣介石為了保護大小金門的軍事設施而把光禿的大小金門島種滿樹木,造成大小金門的三多(兵多、樹多、蚊子多),森林濫伐結果終於造成整個地球「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現象,這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台灣也是濫伐森林相當嚴重的國家,雖然前方的大小金門多種了許多樹木,卻遠不及大後方的台灣濫伐掉的面積,加上台灣山高陡峻地震頻繁,土地侵蝕嚴重,一下大雨或大颱風,土石流即汜濫成災,這是濫伐森林破壞水土保持最常見的災害,台灣每年都要被颱風大雨引發的土石流「玩」二 、三次,造成經濟上鉅大損失,像2009年八八大水災造成慘重的災害,搶修重建猶未完成,次年颱風雨季又來侵襲,可憐老百姓又都「剉咧等」!

因此,台灣一定要加強造林,中央要加強造林、地方也要加強造林,山地要造林、平地也要造林,鄉村要造林,城市也要造林,全國要加強推動「造林運動」,把亞太經合會所分配新增11.550公頃種植面積加數倍完成,這樣紀念植樹節才有意義。

除了加強植樹造林外,政府亦可在政策上推動公家造園或鼓勵私人造園,利用造園來達成造林目的﹔譬如鼓勵鄉鎮市長多開闢公園、多種樹造林﹔鼓勵縣市政府多開闢大型森林公園或植物園﹔鼓勵各機關利用空間(如樓頂平台)種植花木﹔監獄可以讓輕刑受刑人分配一定數量的植樹工作,植樹造林有功可以抵減刑期﹔中學以上學生可以分派配額植樹數量,作為勞動服務成績,培養青少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軍方可以分派部隊負責多種樹造林,從營區種到公路兩旁、河濱、河岸土堤、海濱新生地等﹔負責海防單位或林政單位可以多分配替代役負責種樹造林﹔另外可以鼓勵工業區、廠區多種樹﹔鼓勵醫院、療養院造園種樹、創造高尚的休憩養病環境,以上這些祗是筆者野人獻曝之方,國內還很多專家學者可集思廣義研究一套可行方案,祗要付出執行,相信不出十年,我們必可達成數倍於亞太經合會所分配11550公頃的造林面積,貢獻我們愛護地球的力量,在國際社會中顯現出台灣存在的價值與對國際社會所作之貢獻。

在鼓勵各機關、學校、部隊、醫療單位甚至民間企業種樹造林造園時,林政主管單位應提供一些專業的支援服務,譬如免費提供各種樹苗,免費指導植裁,免費提供植物病蟲害防治,免費處理風災、水災、地震等天災地變所造成的漂流木,甚至協助處理林木材料之行銷,如果林政主管單位提供這些專業服務,相信更可激發起各界種樹造林之興趣,否則祗有3月12日植樹節一天的熱度,有表演嗜好的馬總統或其他政治人物出來show一下,增加一些新聞版面或電視畫面,對全國植樹業務量沒有好處,大夥在植樹節這一天敲鑼打鼓慶祝,第二天植樹的概念就隨風而逝,種樹不及砍樹快,台灣如果用這種態度來植樹造林,那就請政府訂每天都是「植樹節」,或仿效南斯拉夫與加拿大設「植樹週」或是緬甸的「植樹月」,用幾年時間來大幅增加台灣的森林覆蓋面積,為後代子孫及地球積一些陰德吧!【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