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台南紅球 賞櫻

胰臟癌新突破!中研院打造關鍵抗體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5.03.10 00:00

胰臟位於人體臟器正中間,病變難以被察覺,一旦被發現癌變,往往已是末期,且擴散至淋巴結、肺臟及肝臟,侵襲性高、預後效果不佳,存活率低,是相當棘手的一種癌症。不過,國內研究團隊成功打造基因抗體,證實可延緩胰臟癌細胞轉移,未來將投入藥物開發。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團隊找出受體分子IL-17RB影響胰臟癌細胞轉移的作用機轉。圖為研究實驗模擬圖。

從乳癌到胰臟癌 李文華從基因找罹癌生機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暨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李文華院士,擅長由基因調控的方向對治癌症,也是全球首位發現RB基因可抑制人類腫瘤的學者。他先前研究已證實乳癌細胞表面會大量表現受體分子IL-17RB,利用基因剔除技術可抑制受體表現,有效減緩癌細胞的生長和降低轉移能力。

而在研究受體分子IL-17RB與乳癌癌細胞轉移之間的機轉時,李文華院士研究團隊赫然發現,受體分子IL-17RB及其配體IL-17B的結合,正是胰臟癌細胞移轉的關鍵機制。

抑制胰臟癌轉移 受體IL-17RB是關鍵

研究團隊與台大醫院外科部田郁文醫師、病理部鄭永銘醫師合作檢視111個胰臟癌病人的檢體,證實胰臟癌細胞表面會大量表現受體分子IL-17RB,且受體IL-17RB的多寡和患者病情惡化的轉移程度,呈現顯著正相關。配體IL-17B和細胞膜上的受體IL-17RB一旦結合,經過癌細胞內的一連串反應,癌細胞即得以活化與加速轉移。相對地,若以基因剔除法讓IL-17RB不再顯現,癌細胞便安靜下來,有效地減緩其擴散。

中研院近期胰臟癌研究成果刊登於《醫學實驗期刊》網站。(圖片/擷取自醫學實驗期刊網站)

找到胰臟癌細胞轉移的機轉後,為研發出專一攻擊高度表現IL-17RB的抗體供治療使用,研究團隊進一步與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專門研究膜蛋白的馬徹副研究員合作,將抗體用於長出腫瘤的異種移植實驗鼠,結果證實腫瘤成長速度趨緩,癌細胞的轉移亦大幅降低,且施以抗體的實驗鼠壽命延長了一倍。

新抗體申請專利 胰臟癌新藥研發現曙光

李文華院士表示,胰臟癌細胞有著比其他腫瘤細胞更高的移動力和不穩定性,這次能夠找到胰臟癌細胞的擴散機制,並成功研發出抗體,這是整體研究團隊全力合作的珍貴成果,抗體已經申請專利。

該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專業期刊《醫學實驗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網站。論文第一作者的基因體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吳恒祥博士表示,由於受體IL-17RB在正常人體細胞的扮演的角色極微,意涵著朝此方向研發出來的新藥,其副作用可能相對較低,值得進一步研究。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3/23503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