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史前館策展 「亞洲背兒帶文化」美國巡展

中央廣播電台/江昭倫 2015.03.05 00:00
生、養、背小孩是每個家庭都曾經歷的過程,各民族使用的育兒帶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育兒文化習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特別策劃「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特展,展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台灣本土與原住民及東南亞不同民族的背兒帶形式、技法與育兒文化,展示人類透過物質文明傳遞無形的愛。該展覽3月起至10月將於美國紐約石溪大學亞洲文化中心與紐約台灣書院展出。

在現代社會,育兒帶大多都已西化,看來稀鬆平常,但其實不同民族、特別是少數民族的育兒帶仍有其特色,並帶有特殊的文化意涵。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特展策展人張至善指出,他們的研究人員花了2年時間研究,發現台灣原住民育兒帶文化已逐漸漢化。不過,達悟族人在小孩還不能走路時不會隨意帶出門,因此達悟族沒有育兒帶,而是以搖籃為主;客家人使用客家花布背兒帶是一大特色;金門人背或抱小孩時,傳統規定一定要蓋上黑白格式花被,避免讓小孩照射到陽光或月光,防止妖鬼騷擾。

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則會為每個出生的小孩打造專屬育兒帶,有後背竹簍,也有利用織染繡製成的育兒帶,色彩繽紛、技法特殊,令人印象深刻;另外,東南亞少數民族也都有各自具傳統特色的背兒帶,背兒帶上的花紋樣式都與中國西南少數民族一樣,帶有繁衍、祈福與保護的意涵。張至善說:『(原音)背兒袋上面的圖文的意涵,常常媽媽為了要保護小孩,為了祈求小孩平安或者祈福,或者為了繁衍的意象,就會把它繡在育兒袋上面,像繁衍就用葫蘆、很多魚啊;祈福有時候就繡蝙蝠或是龍啊,或者他們信仰的祖先,像婆羅洲你可以看到老虎的牙,所以是避邪,一樣珠寶是表示財富,所以背兒袋乘載繁衍、祈福、保護的意涵,我們從這裡面去延伸。』

史前館館長張善楠表示,這次「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美國巡展有雙重意義,一方面介紹台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促進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凸顯史前館有能力策劃國際巡迴展,提高史前館的國際能見度。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