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台灣應大力發展童軍運動【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5.03.04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明天(三月五日)是童軍節,台灣自從取消戒嚴之後、尤其是1990年元月中國童子軍總會依照人民團體法向內政部辦理立案登記之後,台灣的童子軍運動有如仙女下到凡間變成村婦,去掉了神秘的威權色彩也沒了威儀,整個童子軍運動相對於解嚴後蓬勃興起的多元化社會運動是較冷却一點了,其實世界童軍運動是一個立意非常良善、活動非常健康且對青少年身心人格發展非常正面的運動,台灣政府及民間都應予重視,尤其是各地方縣市政府應配合權責主管的中等教育單位制定法規與計畫,規劃各種童軍運動來強化青少年之學習活動、寓教育、於育樂於人際關係之見習、於群育互動生活之中;吾人相信只要童軍運動正常化發展就能引導青少年人格教育之正常發展,消除鄭捷這種對社會不滿不合之乖離心態,減少對社會無辜之傷害。

世界童軍運動起源於1907年的法國,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中華民國誕生不久(1912年2月25日)嚴家麟先生於武昌文華書院成立中國第一個童軍團並迅速發展到全國各地,那時的童軍團是純粹的青少年育樂學習組織,沒有甚麼政治色彩,既不親南方政府也不親北洋政府;1934年中國童軍總會在南京成立還決議總會理事長之上再設一會長,並由現任總統兼任會長乙職,從此中國童軍矇上一層面紗,有些威嚴又有些矇矓,讓一般人較不喜歡接近,尤其是在1926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通過決議建議童子軍教育統一由國民黨青年部主導並成立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委員會主持其事,從此中國童子軍運動更蒙上濃濃的黨國色彩,再加上升學主義掛帥的時代,一般家長就較不喜歡子女參加童子軍活動,所以童子軍運動因而受到很大的阻礙。

中國最有名的童子軍是大名鼎鼎的楊惠敏老師,她於民國26年日本大軍攻打上海時於10月26日趨帶國旗泳渡蘇州河送到被日軍重重包圍的四行倉庫給國軍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中校,受到當時駐在上海租界的國內外媒體記者之喝采與報導,此一事跡後來被國民政府編入教材而聲名遠播;楊惠敏後來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體育系於1949年跟國民黨逃到台灣,長期任教於台北師專(現在的台北市立大學)、金毆商職和文化大學,1992年3月9日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壽78歲,她一生對台灣童子軍運動與體育教育貢獻甚多心力。

童軍運動有很多精神象徵很有意義、很值得推廣:如教小童子軍要愛乾淨要有禮貌、要愛自己要愛大家、要幫助別人、不怕困難、不可說謊;對較大的童軍則教導他們要敬天樂群、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好國民、要隨時隨地扶助他人、服務社會、要力求自己智識、品德、體格之健全,並以「誠實、忠孝、助人、仁愛、禮節、公平、負責、快樂、勤儉、勇敢、整潔、公德」等十二項規律訓育青少年,還以三項銘言「準備、日行一善、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來養成青少年端正的品格與人生觀,這些都是當今公民社會所應具備的,也是國民黨政府治理下崇尚功利主義、資本主義、權貴主義所嚴重欠缺的;所以我們要正面看待台灣童軍運動之發展,在小孩及青少年時段就多訓練他們這些現代正派公民應養成之品格德行,讓他們長大後喜歡做志工喜歡幫助別人喜歡服務社會、大公無私、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若大家都能養成這種天下為公之精神,就不會像國民黨一樣爭權奪利、見利忘義,設計「興票案」「宇昌案」來陷害忠良竊占政權、謀奪國家名位來達到黨庫通國庫通家庫之奸臣行為,更不會幹下兩代公務人員卻海撈千億家財還洋洋得意還到處炫耀而毫無羞恥心之作為;所以未來民進黨政府若要「民主進步」要建立一個祥和安樂互敬互愛互助的社會,一定要推行公民社會教育要發揚童子軍精神,並且利用世界童子軍組織和國際間童軍組織相互幫助、相互學習,讓台灣青少年更融入國際社會,更能利用國際資源來建設台灣;現在全球有超過200個國家地區有童軍組織,這是很大的國際社會運動,台灣應強力參與其中。

今年世界童軍大露營在我們隔壁的日本舉行,台灣應組織龐大童軍團與會,讓我們青少年提早參與國際性活動、培養國際觀,而且露營可訓練青少年自力更生、野外求生本領、團結互助合作與勤奮負責之責任感,這些都是每位現代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與本事,所以在安全條件情況之下,我們要鼓勵青少年多舉辦露營活動,多和大自然在一起進而愛上大自然、就不會任意破壞自然景觀、進而保護環境。

去年的聖誕節剛結束不久的今年元月份,美國國民兵總部發起結合社區童軍組織回收聖誕樹一則完善社區之清潔工作、一則將聖誕樹搾成小木塊再做資源回收;這份工作是免費之社會服務工作,不過國民兵總部建議每戶捐十美元作為童軍夏令營資金,這也是訓練童軍社區服務之很好機會,讓他們自幼培養對生活社區之參與感與責任感,也是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之人格教育養成,值得台灣學習效法的公民社會運動,所以台灣發展童軍運動就應從社區開始做起。【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