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移民工文學 一門珍貴的台灣文學課

中央廣播電台/江昭倫 2015.03.03 00:00
文學總是能說出許多真相和不為人知的故事。在台灣,數十萬的東南亞移民移工付出他們的生命、勞力在這塊土地上,卻沒有太多管道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故事和心裡真正的想法。移民工文學獎的舉辦跨出了重要的一步,為台灣文學注入全新的視角,這些移民工書寫的文字內容更替台灣人上了一堂珍貴的文學課!

◎移民工文學也是台灣文學

「拋下孩子是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回想起我來離開泰國來台灣的那一天,那3個孩子的後面歷歷在目,他們看著我離開,老么哭倒在地上。我的名字叫金粉...」

聽著第一屆東南亞移民工文學獎得主侃侃而談他們的拿起筆寫作的原因,文字故事的背後往往是由許多心酸血淚堆砌而成。

「我叫阮錦垂,我嫁來這麼遠這裡,我就沒有家人可以講出來給她們聽,放在心裡也是很悶,也是很難過,我想坐下來寫一些給大家聽我的故事這樣子。」

2014年,中華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首度策劃了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徵文活動,迴響熱烈;今年第二屆,國立台灣文學館加入主辦陣容,活動總召集人張正說,這些移民工生活在台灣,他們所寫的故事當然屬於是台灣文學,是台灣文學史重要的一部分。

曾擔任第一屆移民工文學決選評審的顧玉玲認為,移民工用母語表達了他們在台灣的生活,內容觸及勞動、異鄉、階級等情緒,大大拓展了台灣文學的面貌。

◎是文學也是真相

張正指出,當初之所以會想到設立「移民工文學獎」,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透過文學管道,讓在台灣的移民工們可以說出自己的故事。張正說:『(原音)在台灣的移民移工不是像一般主流媒體說的,其實大家很安靜,只會工作、默默生小孩、賺錢養家,其實大家是很多心情想說,只是台灣的媒體沒有這個管道。移民工文學獎的最源起,就是讓這些台灣的移民移工自己說出自己的聲音。』

文學作家陳芳明也深深被東南亞移民工的作品所感動,他認為移民工的文學揭露了台灣文化的黑暗面,應該繼續鼓勵他們寫下去,讓台灣人正視自己的缺陷。陳芳明:『(原音)我覺得這樣的文學一定要常常暴露出來,你一定要不斷去寫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缺陷,看到我們台灣文化的黑暗面,一定要這樣,否則文學沒有意義啊,文學本來就是讓我們看到我們原來看不到的東西。』

長期關注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工處境顧玉玲觀察,台灣人看待一般的外國人至少有名有姓,但看待在台灣的東南亞移工卻往往只將他們視為經濟上的勞動者,她認為移民工文學獎可以翻轉這樣的刻版印象,讓移民工的完整人格得以清楚呈現。顧玉玲說:『(原音)大眾媒體裡出現的老外都是有一個有名、有姓、有故事的樣貌, 可是外勞總是黑壓壓一群,好像他們只是勞動力。我覺得這個移工移民文學獎其實是要翻轉這個部分,一個人他的有血有肉、有故事、有姓名、有來歷、有歷史、有背景、有未來發展,包括有下一代、在這邊的愛恨情仇等等,我覺得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樣貌,我覺得要談平等從這裡開始。』

◎新移民第二代加入決選

為凸顯移民工文學獎的重要性,主辦單位評審過程先是徵求各族群母語專家進行初選,入選作品再翻譯成中文,由知名文學作家組成決選評審團選出首獎、評審獎與3篇優選作品;今年第二屆更加入新移民第二代評審團,透過新移民第二代眼光,選出3件優秀作品,同樣頒發高額獎金,希望藉由這樣的嘗試,看見第二代青年不同的視野。張正說:『(原音)我們希望透過請他們來當決審評審的這個工作,某個程度提升它們的位子一方面也可以用年輕人的角度來看這些作品,一方面因為他們的身分,他可能的爸爸、他的媽媽來自越南或是華僑,他看到這些外勞、外配作品的時候,我想會有一些我現在可能想不到的角度吧!』

由於翻譯人才難找,移民文學獎評選過程難免受到一些質疑,不過顧玉玲認為,隨著新移民第二代逐漸成長,未來台灣的新移民文學又將是另一種面貌,因此作為過渡階段的移民工文學獎真實紀錄了當下的移民工的現況,更顯彌足珍貴。顧玉玲說:『(原音)你想想看像這樣的移民工文學獎可能再辦個五、六屆之後,之後它可能就會包括移民下一代都長大了,那台灣真正的移民文學那時候已經浸潤在台灣20、30年後,會真正會長出真正新移民自己...可能那時候就是用中文書寫自己的事情,像這樣作為一個過渡時間的一個文學獎,它的珍貴處也就在於說它真實反映了此時此刻。』

文學是生命的紀錄者,在台灣的移民工寫下的文字代表了他們生命中一段深刻的印記,值得台灣人好好閱讀。(第二屆移民工文學獎:http://2014tlam.blogspot.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