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擊球更遠系列-核心旋轉肌力訓練 增進身體扭力傳遞

欣傳媒/ 2015.03.02 00:00
彭怡千

揮桿動力來自下半身重心轉移之外,揮桿力量尚有身體軀幹的力量貢獻,若要將擊球距離提升到自己能力極限,單純依靠技術修正是無法達成,能夠成就目標的關鍵在「核心的扭力」,而「核心肌群」正是主角,其扮演穩定身體與傳遞力量的角色外,同時貢獻身體轉動的速度,尤其揮桿需要的身體轉動,主要肌肉便來自於核心(也就是身體軀幹的相關肌群),在這樣狀態下,若無法創造更多身體扭力在揮桿上,將會失去提升揮桿速度的機會。

本文的主題針對核心扭力傳遞做說明,透過「坐姿負重轉體」讓球友體會到身體核心力量如何貢獻扭力在身體的轉動(動作如影片說明,為避免受傷,做動作前須先熱身軀幹的部分):

(1)首先,坐姿保持上半身略往後仰與膝關節的彎曲(如下圖坐姿動作與身體角度)。

(2)保持上半身角度,上半身轉動向左時,雙腳反向往右產生身體扭轉的感覺與力量(如反向轉毛巾)。

(3)繼續保持坐姿角度,反向左右轉動(一組約20次,3組),透過核心力量產生扭力轉動身體(如影片說明)。

這樣的動作就是上下桿轉換產生扭力機制,持續練習將會在揮桿時讓重心轉移完後接續,讓身體轉動更流暢,如此練習動作將使你…………

1.清楚了解身體扭力的來源與機制(身體反向轉動)。

2.核心更穩定,轉動更快速!

3.轉身動作因核心力量提升,揮桿動作將更完整。

駐站教練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欣高球感謝您按讚!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