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柏林雕像反映對文學與藝術的尊崇

中央社/ 2015.03.01 00:00
(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特稿)柏林市上鏡頭最多的雕像之一是御林軍廣場上的希勒雕像。音樂廳前的大理石雕像經歷了百餘年的變遷和戰火,現在的面貌是2006年大修後重現。柏林人尊崇藝文,從雕像修復可得印證。

漫步柏林,不論走在廣場上或是公園裡,會看到不少雕像。就像許多其他歐洲城市一樣,許多雕像的主題取材自希臘羅馬神話故事,也有一些政治人物的塑像,例如19世紀的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不過,文學家和藝術家雕像是柏林歷史人物雕像的特色。

18世紀著名的詩人、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劇作家希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是德國啟蒙文學代表人物之一。1859年德國人舉行希勒百歲冥誕紀念,當時的皇太子威廉(Wilhelm I)與柏林市政府和市民共同集資,要在皇家劇院(今日的音樂廳)前花園廣場上樹立希勒的雕像。

雕像在1871年11月10日希勒的112歲冥誕紀念日揭碑,一直樹立在廣場上直到1936年納粹政權將花園廣場夷平成軍隊校閱場。

二次戰後,希勒雕像消失多年,直到1988年雕像才重回廣場。兩德統一之後,御林軍廣場(Gendarmenmarkt)成為柏林主要觀光景點之一。即使不熟悉德國文化的觀光客,在廣場上拍照,也可能對紀念文學家的雕像產生興趣。

音樂家在德奧受到的尊崇也可以從大城小鎮的雕像得到印證。柏林市區內的廣大林園Tiergarten裡10公尺高的作曲家紀念碑(Beethoven-Haydn-Mozart-Denkmal),有3位18世紀作曲家-貝多芬、海頓和莫札特的半身像。

1904年落成的紀念碑上的3位作曲家,只有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昂,莫札特誕生地是奧地利的薩爾斯堡,海頓則是出生在奧匈邊境小鎮。3位和柏林的淵源談不上很深的音樂家的雕像入駐柏林,因為對德國人而言,他們代表德奧音樂的傳統。

紀念碑也在戰火中遭到損壞。兩德統一之後,柏林的古蹟保護局在清查及整修古蹟時,作曲家紀念碑獲得特別關注,在2007年以新的面貌重現在園林中。柏林古蹟保護人士指出,作曲家紀念碑是柏林公共空間的藝術象徵。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