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沙隆年:APP是推廣古典音樂新方向

民生@報/陳小凌 2015.02.24 00:00
圖說:芬蘭籍指揮家沙隆年今天抵台。陳小凌/攝影。

【文/陳小凌】繼1994年與洛杉磯愛樂一同來台灣後,相隔21年,芬蘭籍指揮家沙隆年今天率英國愛樂管弦樂團再度來台,他說:非常興奮能夠再次踏上這塊土地,同時,沙隆年也強調:過去幾十年,古典樂壇流失與科技的聯繫,對於古典樂的推廣教育是危險且不利的,我們應該重拾和現代科技的密切合作關係。

沙隆年說:消費者的藝術購買行為日新月異。以往自己的父母會購買半年後的各種藝術節目,但現今的年輕世代卻是藉著滑手機來得知今晚會有什麼節目才決定是否消費。古典音樂節目的行銷方式也應該因應消費行為的革新,需要自發的與時俱進,才能更快速精準的和新的客群溝通。

他指出:結合現代科技與古典音樂是與年輕世代互動,是推廣古典音樂的唯一途徑,就如他帶領英國愛樂管弦樂團推出APP、舉辦「RE-RITE」數位多媒體展覽,帶給觀眾深入音樂,身歷其境的全新體驗。他指出:現今科技產品的容量愈來愈大,還發展出雲端技術,方便輕巧的產品可以讓更多人便於取得多方資訊,是推廣古典音樂可以入手的新方向。

作曲指揮雙棲的沙隆年坦言:「我無法分割兩者!」如果有人要他一定要分開作曲與指揮,那他很可能會產生心理問題。沙隆年認為指揮與作曲其實殊途同歸,不一樣的表演路徑,卻歸向相同的本質。

沙隆年說:當自己在指揮時,會透過雙手去感受音樂的流動與精神,藉著揮舞的雙手與作曲本科的背景去挖掘作曲家的內心;而當他在作曲時,也會想像如果自己在指揮作品時,會有什麼樣的情感展現。所以指揮與作曲對於沙隆年來說,委實密不可分。

如何分配兩者的時間比例?「目前是50/ 50。」沙隆年表示,他希望不久之後能夠將指揮所占的時間比降到40%,將作曲時間比提升到60%。畢竟指揮的行程比較固定,需要按表操課,他希望能再回歸作曲,讓自己擁有多一些的彈性,有時間能和家人、朋友好好相處。

至於他在帶領英國愛樂管弦樂團,「保存了多少卡拉揚、克倫貝勒等人留下來的傳統?」沙隆年說:他並沒有特別著力保存傳統,所有的固有精神已經留存在歷來團員、指揮們的血液與DNA之中。許多精神的傳遞無須言語,也無法用言語表達,反而是透過模仿,代代傳承。

沙隆年是第一位踏上東亞島國的北歐指揮家,他肯定芬蘭對於古典音樂的教育十分高端且具連貫性,在芬蘭的小孩能夠用便宜的費用培養非常紮實的音樂素養,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這點也讓他直呼:「我真的很幸運!」有幸得到如此豐富的資源,成就自身的音樂生涯。

對此次在開春之際為臺灣帶來西貝流士系列演出,呈獻盛大恢弘的《芬蘭頌》,他說:這不但是當初芬蘭獨立運動時重要的精神指標,《芬蘭頌》後段寧靜祥和的旋律,即日後被西貝流士獨立抽出的部分,最後更成為芬蘭的第二國歌。《芬蘭頌》廣為流傳,甚至曾被非洲國家當成國歌的旋律藍本,《芬蘭頌》磅礡激昂的曲調與民族意義,在每個芬蘭人民心中是無可取代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