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我與李光耀

美麗島電子報/周玉蔻 2015.02.24 00:00
這個題目有點托大。正確說,應該是李光耀先生對我專業生涯的鼓勵和啟發。

簡言之,我與李光耀,是一個年輕基層新聞記者,在歷經數年、多番執著追訪的堅持下,完成使命的一次專業任務背後,一位大名鼎鼎、威震國際的政治人物,遵守信諾的情操及自持。

我當時是聯合報主跑外交路線的記者。1989年3月,李登輝總統接掌中華民國總統大位屆滿週年,他以出訪新加坡這個地位特殊的國度,展開臺灣走出去的第一步。星國總理、當紅領導人李光耀,以國家元首級接待規格,回應李登輝運用「務實外交」,攻取國際曝光和肯定的大謀略戰術。

使命果然不負眾望。新加坡媒體以「來自台灣的總統李登輝」形容這位貴賓;李登輝的領導能量與資產因而添加不少助力。李總統在星國舉行記者會,答覆提問時直率表示,對於「來自台灣的總統」一詞,「不滿意但可以接受」,贏得高度讚賞,也奠定了中華民國新一波彈性外交的共識基礎。

我是隨團採訪記者,除了詳實報等李總統夫婦的一舉一動之外,設法專訪新加坡超級強人,時任總理的李光耀也是基本目標。

新加坡政府向來貫徹威權式民主,李光耀主掌的人民行動黨一黨獨大,政府主導的媒體政策,勵行「有效放寛與管制」,與西方媒體如「國際前鋒論壇報」等時有衝突,還鬧出官司,備受議論,經常遭批評不尊重新聞自由。然而,李光耀本人學富五車、認真思考、通曉多國語言,加上執政成績卓越,對外政策充滿智慧,魅力無窮的特色下,吸引全球記者爭取會面專訪,可說是媒體工作者又愛又恨又敬的領導人。

李光耀與中華民國友好,和蔣經國前總統情誼深厚,台灣協助星國訓練軍事人才的「星光計劃」,不是秘密;李光耀喜愛台灣的山水美色,特別獨鍾四季如夏的新加坡所沒有的冬季風光,也是外交界人人皆知。只不過,那個年代,是禁忌,台灣的媒體,依規定「都沒有看到」。1989年3月李總統訪星前4、5年間,我三不五十就會收到主管交代簽名認知的公文,公文上寫著,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先生何日至何日訪華,媒體請依慣例不予報導等字眼。發文單位,是中國國民黨文工會,現今文傳會的前身。

不准報導,沒說不准採訪呀!年輕的我初生之犢不畏虎,不信邪,設法力求突破,設計機會和李光耀面對面,想辦法說服他接受我的專訪要求。

其實,那個時期,能夠親眼目睹這樣等級政治領袖的風采,對於一個基層報社記者而言,也是難得的歷練。

李光耀先生來台,阿里山是最愛景點;台北圓山大飯店總統套房是他不移的下榻聖殿。算準時間,我好幾次在圓山飯店大廳静靜等候,尋找李光耀進出飯店的空檔自我介紹。

使命的達成,不很容易,主要是李總理身旁隨扈警衛重重,難以接近。往往我才擠到他身邊,就被技巧性推開。

如此往復4年多,至少5個回合以上的專訪要求未遂經驗。我不灰心,最重要的是,李總理終於注意到我了。那次,他的眼光中,有著好奇、疑問和若干善意。

開心極了,我找上隨行的新加坡楊姓新聞部長,他友善的與我對話,成了我專訪李總理、跨進總理辦公室的第一扇門。

後來,好運來到。仍然是圓山大廳,陪同李總理自宴會場所返回圓山飯店的,是行政院長俞國華先生。俞院長擔任央行總裁時我曾主跑央行新聞,先前在天下雜誌期間就負責俞總裁的報導,得到他信任。這一日晚上,看到站在圓山飯店大門口等待李光耀總理一行人士的我,俞院長先是驚訝,之後對我笑;我拜託他讓我接近李總理。

俞院長居然輕輕頷首。我跟他們一起進入電梯。

就這樣,我和李光耀總理有了第一次接觸。他很客氣,講普通話;他當然沒有同意受訪,但是溫柔可掬的要我和新聞部長聯絡。

文質彬彬、信守承諾,李光耀總理和他的新聞部長,安排我代表我所服務的聯合報,在1989年3月李登輝總統訪問星國的關鍵時日,接受我與中國時報、中央社記者的面對面訪問。

這次專訪的日期,一波三折,楊部長與李總理為了配合我的時間,還大費周章,他們的誠信,和媒體界傳說的景象大不相同。

李光耀的政治主張和施政作為,從不同觀點觀察,或有討論商榷空間;他所立下的高效率、真清廉及為人民服務的領導風格,和對待陌生資淺記者的謙沖懇切,很少見,也是事實。

小記者與大人物,對李光耀先生來講,或許只是眾多公務中的小逗點;對我,卻影響深遠。

誠摯、用心和敬謹努力於專業,成為我日後大半生新聞工作的信仰。感謝李總理,祝福李總理。(李光耀先生目前任新加坡國家資政,高齡91歲的他,身體衰弱,正在醫院救治,情況穏定)。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