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給北市廉政委員會的嘉勉!【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5.02.02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台灣現在有幾個「廉政委員會」,最高階的當然就是行政院的廉政委員會,很少人知道監察院亦有一個廉政委員會,在政黨亦有民進黨的廉政委員會,在民間亦有一個由內政部核准的非政府組織(NGO)「廉政監督委員會」;上(1)月29日台北市政府也成立一個廉政委員會,這是台灣地方政府第一個廉政委員會,由柯文哲市長親任召集人、鄧家基副市長任副召集人、成員包括府內各局處首長7人、府外專家學者14人、其成員包括律師、前監察委員、前議員、法律學者、專業人士等,這組織陣容看起來比行政院的廉政委員會高明甚多,行政院的廉政委員由各部會部長擔任外只請外面三位學者擔任委員、聊表意思意思;由院內一群部會首長擔任廉政委員難怪前營建署長葉世文能全身而退還很順利轉職到桃園縣擔任政務副縣長繼續撈錢,葉世文在營建署長和桃園縣副縣長任內「海撈」建商工程款並包庇違建戶、間接害六位消防弟兄葬身火海,這六位弟兄要怨或桃園縣前縣長吳志揚要恨就去怨恨前內政部長、前行政院長兼行政院廉政委員會召集人江宜樺,若江宜樺有盡責發揮廉政委員會之功能在行政院廉政委員會就把葉世文案處理掉,那葉世文就沒機會再到桃園縣政府當副縣長海撈錢包庇違建戶、間接害六位消防員被活活燒死,吳志揚也不會因識人不明用人不當而影響選情、甚至不會落選也說不定;可見行政院廉政委員會根本就是裝飾用的,江宜樺從內政部長到行政院副院長到院長,其在行政院廉政委員會之職位亦從委員變成副召集人進而變成召集人,可是他在內政部長時早就知道葉世文有操守問題還是讓他一路全身而退再轉成桃園縣第二號人物,害對工程不甚內行的吳志揚與扒手共處、結果全身被扒光光;最好笑的是江宜樺在內政部長任內還核定葉世文署長為優良公務人員,江宜樺的無能與包庇一個壞蛋首長害國家社會付出慘痛的代價、也害國民黨作惡多端又多一端,最後在去年11月29日受到台灣人民隆重的丟棄、「再回頭也不要你」,國民黨政府用這樣的行政院長不倒也很難,「國民黨大酒店」即將關門、店員也紛紛走散了;行政院的廉政委員會也可解散了嘛!

國民黨政府最高階的行政院廉政委員會竟有這麼不堪的事故,上月底剛成立的台北市政府廉政委員會一定要引以為戒,不可重韜覆轍,不過以柯文哲的聰明才智及85萬票的鞭策還有全國數千萬隻眼睛之所視,其重責大任應該不會像江宜樺「不要不緊」、不知輕重到縱放葉世文署長卻去管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關說案,明明一樣是台灣大學教授、為何智慧相差這麼多;柯文哲一定要記取江宜樺的教訓,好好發揮台北市廉政委員會之功能;柯文哲顯然比江宜樺、毛治國都聰明很多,行政院廉政委員會用了二十多位院內部會首長當委員卻只聘了三位院外教授當委員;但柯文哲只用七位府內委員及十四位府外委員,這種陣容一看便知道柯文哲是玩真的、是真的要肅貪防腐、要肅清官箴、整肅吏治、杜絕官商勾結、建立市府廉能機制;吾人相信柯文哲主持的廉政委員會一定會產生比行政院廉政委員會更佳之效果;從台北市政府公開徵選府外廉政委員就已轟動北台灣社會,連李登輝總統二女兒年近花甲的李安妮博士都願屈身效命當台北市政府的廉政志工,可見很多台北市民都願投身為民除害之神聖任務,這股市民參與之熱潮已經先聲奪人、已讓台北市的廉政委員會虎虎生風、聲勢逼人,有如「包青天」出巡的「報馬仔」、給台北市民甚至全體國人寄以無限之希望,吾人希望柯文哲暨全體廉政委員好好擦亮這塊金字招牌,使之像香港的廉政公署一樣的響亮,從新恢復台北市民對市政府的信心與信任感、也讓在「雙十字大樓」內上班的公務人員有光榮感、榮譽感,絕對不要像江宜樺親自拿著汙泥糞土塗抹「行政院廉政委員會」之招牌,使行政院廉政委員會讓國人失望、瞧不起。

經過馬英九、郝龍斌兩位外省權貴子弟胡作非為十六年,台北市的弊案弊端一定非常多,柯文哲上任伊始就提出五大案,其他像國際花博、新生高架橋案、富邦購併北市銀案、貓空纜車案、北投纜車案、還要查一查馬英九所屬兩個基金會(敦安基金會和新台灣人基金會)一共拿了市政府多少補助款、有無不當或違法之處,馬英九大姐馬以南甚好此道,所以馬英九的弊案弊端一定很多,稍微知情的市民朋友一定要見義勇為、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給廉政委員會提供線索,所有前兩朝官員包括李永萍等胡作非為之事都揪出來調查,必能去除這些政治蟑螂、清除北市府之汙垢、剪除這些作惡多端的政客敗類,若違法者就繩之以法、若不當者就公諸社會讓社會公審、嚴厲譴責。

看到台北市政府廉政委員會光榮開張,所有正義凜然的市民都異常興奮,當然像郝龍斌、李永萍都非常緊張、難過、語無倫次、醜態盡出,這又讓市民更加高興,沒想到照妖鏡一掛就能原形畢露;雖然如此,市府廉政委會還是要記住李登輝總統的忠告:「謹慎、謙虛、忍耐」,才能讓這些市政敗類無所遁形。【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