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成大氫能電動機車千里馬 挑戰環島成功

中央社/ 2015.02.02 00:00
成大氫能電動機車千里馬 挑戰環島成功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0202 09:21:27)成功大學氫能電動機車,繼兩個月前首航測試短距離成功後,又再度挑戰環島七天的性能驗證。元月26日氫能電動機車從台南成功大學出發,順時鐘方向經西部幹線、台中、台北、再經東部花蓮、台東,最後由南迴公路經屏東、高雄繞回台南,昨(一)日下午一時抵達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榕園終點站,成功完成總里程數約一千公里的路途,名符其實的『千里馬』。

在節能減碳觀念下,騎乘電動機車已成趨勢,加上今年日本燃料電池汽車開始商業化即將造成熱潮,國內燃料電池載具仍非常有限,一般的電動機車採用的是鋰電池為動力,而成功大學則歷經一年半努力,有效整合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出新型氫能燃料與鋰電池混合動力系統的雛型電動機車「千里馬一號」。

這部雛型電動機車,是由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賴維祥教授所率領研究團隊、在經濟部能局能源學界科技專案的補助下,與銓寶工業、福桑聯合企業產學合作開發,是一部創新型混合動力氫能電動機車。

為了達到環島長時間、長距離的性能測試,他們首先克服氫氣補給的問題,同時,因應更多的路況條件如三義、新竹路段的長爬坡,隨車監控及增加GPS導航儀等設備,都需要消耗額外的氫能源,因此,環島測試更能真正測試機車的可靠度、方便(機動)性及安全性等性能。

因此,在這一次氫氣補充上的準備,該團隊準備了12支高壓氣瓶,氫能電動機車所用氫瓶,300 bar壓力只有Toyota FCV的一半,由國內廠商供應,安全性與國際等級一樣安全,其中途補充點設在宜蘭。

針對額外電力需求的因應方法,是將兩個月前的電源管理設計重新調整電路,由於不同電壓的電力負載的長時間使用,這對整體電力供應是一個挑戰,它需要電源控制升級以符合整體額外電力需求的供應,才能真正成為名符其實的「千里馬」,足以挑戰一千公里環島的電源供應。

成大主任秘書楊永年代表校長蘇慧貞表示,成大能源科技及策略研究中心針對未來各項能源項目的研發,希望提供台灣社會未來的需要。日本的燃料電池汽車剛在年初發佈商業化消息,成大就以同樣概念打造氫能電動機車,並執行一週的環島測試,是『台灣第一部環島成功的氫能機車』,這個成果不但在台灣領先學術界,甚至超越了台灣的產業界,未來希望與國內廠商繼續合作,趕上日本等先進國家的水平,並為台灣氫能機車、甚至氫能汽車帶來新的產業商機。

能源科技及策略研究中心主任林大惠感謝經濟部能源局的補助。他表示,成大在氫能研究獲得(約700萬左右)的研究經費,加上部份產業界的合作款項,工學院包括航太、機械、化工、電機、材料等系的教授均有參與;此次賴維祥教授團隊成功挑戰環島驗證成功,為能源科技研究增添佳績,也是給新校長最好的賀禮。

基於確定氫能電動機車未來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以增進市場的開拓潛力。成大能源科技及策略中心副主任陳彥仲亦特別針對新式能源氫能電動機車的能源使用習慣,氫氣補給的方便性、安全性等議題加以規劃,在這次環島驗證中,隨車調查研究,以提早使氫能電動機車各項功能更完備、為社會所用。

剛完成一千公里環島測試成功的氫能電動機車,除原來鋰電池外,再配置一個約3kW級燃料電池,以及2支容積各為6.8公升可安全儲存300大氣壓的高壓儲氫瓶。以先前測試數據,二支氣瓶約可跑120公里計算,環島大約需要16支氣瓶,考慮東部無加氫設施,所以特別設有宜蘭補給點。

環島總指揮及行程主要規劃者賴銘彬博士表示,這趟環島計畫經約兩個月的規劃,不斷修正可能的補給、氣候及當地路況問題,臨時可能發生的因素等等。環島過程不是一路都順利,例如行經苗栗、新竹等較大的爬坡後,原來新修改的電源管理系統發生了故障,緊急維修,直到凌晨1:30才完成,把新電路造成部份鋰電池過放問題解決,才得以繼續上路。到了東部花東縱谷,路況豁然開朗,途經花蓮北迴歸線地標,同學看到國旗飄揚,真的很感動。

參與環島的團隊成員,包括:主持人賴維祥教授、規劃及總指揮賴銘彬博士、氫能車騎士康嘉顯、黃植葳。前導後衛機車(4部)藍艁昕、吳秉勳、翁瑋擇、江維。氫氣補給車(J4)駕駛:洪舜浩、陳政廷。後衛車(D3)駕駛黃仕丞。機動車(Wish)駕駛:劉明瑋。使用調查:黃建智(都計所)。氫氣調整及監控蘇脩聖。攝影與錄影:李欣融、陳冠宇。

訊息來源:成功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64621.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