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雲科大學生讓客家傳統文化現代化

中央社/ 2015.01.26 00:00
雲科大學生讓客家傳統文化現代化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0126 14:23:28)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盧品宏同學和與洪麗雅同學與高雄市旗山區屬於客家村庄的福安庄村民組成團隊以「客家傳統文化傳承,三界祭壇穩坐大地」的主題,參加「YunTech校園夢想資助計畫」活動,以改進傳統搭設「三界祭壇」之複雜性為目的,製作出一組兼顧組裝方便、運送方便、結構穩固且能永續使用的「組合式三界祭壇」。此計畫透過祭壇的製作,讓傳統文化能夠與現代技術做結合,讓客家文化虔誠、感恩、尊敬的祭典,能夠完整無遺的傳承下去。

客家地區在結婚、歲時節慶、神佛聖誕、每年一開始時會有以祈求神明保佑在新的一年會有好的開始的『祈福』祭典,以及在年底時需以感謝神明今年所給予的豐收的一年的『還福』祭典,在這些祭典中,都需搭設三界祭壇以進行敬奉的儀式,其中都帶有還願、感恩、尊敬與告知的意味,這些祭典是全村民都很重視的祭祀儀典。

三界祭壇為客家人對神明的尊敬,根據神明的位階不同而所擺放的供品不同,因此需要搭設三層的祭壇來祭拜,若按照傳統的搭設方法,其祭壇本身結構複雜且組合麻煩,此外,祭壇搭建完成後高度約有一個成人的身高,而在祭拜的過程中需不斷的上下登上祭壇敬酒、拜拜,如一不小心將會墜落,若又因當天風勢較大,亦可能會因此把整個祭壇吹倒,造成意外。

隨著時代的變遷又因福安庄地點偏遠,青壯年人口外移嚴重,此搭設三界祭壇的傳統祭祀儀典文化漸漸消失。近年來每當要舉行祭祀儀典時,總是需要大費周章的商請附近鄰居來幫忙搭起「三界祭壇」,但是現在留在村庄裡的都是中老年的長輩,他們因為年事已高行動有些許不方便及危險,於是盧品宏同學與洪麗雅同學希望藉以此為出發點,改善村民搭建三界祭壇的方便性及安全性。

透過鷹架結構改進傳統祭壇支架之複雜性,製作出一組兼顧組裝方便、運送方便、結構穩固且能永續使用的組合式「三界祭壇」,放置在全庄精神團結的廟宇─「宣化堂」,可供村民在需要時可以借回去使用,省略複雜的組合步驟、減少勞力無謂的浪費,讓這樣客家傳統祭典習俗不會因困難的祭壇搭設問題而消失,而能將這個客家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後代子孫不忘自己身為客家人的根本。

文化傳承乃是人們中心思想的精神支柱,應協助其持續發展,促使傳統文化不要被時代的洪流淹沒,感謝這個活動讓客家傳統文化能夠與現代技術做結合,不因鄉下經費有限而侷限了文化的傳承。

訊息來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64270.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