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被遺忘 歌劇院草悟道成最新地標
TVBS/
10 年前
提到台中市的地標,早期台中民眾,一定聯想到台中公園和湖心亭,以及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但隨著建設不斷增加,民眾想到的,都是草悟道、秋紅谷,或是剛完工的國家歌劇院,而年輕人,則是把夜市當成台中地標。市府原本規劃,台灣塔除了當地標,還能當觀景台、餐廳、環境監測站,還兼具廣電訊號發射等功能。僅管如此,多數民眾還是覺得,花150億蓋地標,實在有點浪費。
記者張子銘:「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是早期台中知名的地標之一,直到後來陸續出現草悟道、秋紅谷,一直到去年國家歌劇院落成,才成了台中市的最新地標之一。」
觀光客:「(地標)就國家歌劇院啊。」
觀光客:「國家歌劇院啊。」
觀光客:「勤美。」
國家歌劇院獨特外型,不論在地台中人,還是外地觀光客,全都印象深刻,而年輕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這個。
台中民眾:「逢甲,然後一中。」
台中民眾:「就逛街,一中、逢甲啊。」
年輕民眾提到台中,普遍聯想到逢甲和一中,夜市才是年輕人心中的台中地標,反到是早期台中公園,湖心亭,幾乎都被民眾遺忘,地標新舊交替,如果得花150億蓋新地標台灣塔。
觀光客:「150億是太多,要是我是台中人的話,我可能不會花這個錢吧!」
台中民眾:「我覺得沒什麼效果,為什麼?因為我覺得還是要以老百姓、生活經濟要先弄好。」
不論台中人還是觀光客,多數認為,花大錢蓋地標不實在,但也有人覺得,地標是城市印象,能有加分效果。
觀光客:「他希望可以讓台灣的指標性,更明確一點。」
觀光客:「我覺得他可以跟101相比,101也是台灣的指標啊,那也可以成為那邊的觀光啊!」
根據市府規劃,台灣塔除了當地標,還能當觀景台、餐廳,環境品質監測站和廣電、數位訊號發射等功能,不只是單純地標建,但預算不斷上升,民眾還是普遍認為,地標已經夠多了,不需要花大錢,多蓋一座台灣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