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乾」苦誰人知 !口乾舌燥困擾  臺中醫院食療改善「乾燥」症狀

大成報/鄒志中 2015.01.16 00:00
【記者鄒志中報導】 「醫師,我常常口乾舌燥,一直喝水還是一樣,有時半夜還要起來喝水,害我睡不好。」「我眼睛越來越不好,很乾很癢,看東西沒有多久就很酸澀,還常有紅血絲。」「本來就覺得皮膚乾燥,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變冷的關係,除了皮膚癢,鼻子喉嚨也又乾又癢,有時候鼻子還會流鼻血。」「停經後,外陰常會乾癢,還曾經連續三個月發生三次泌尿道發炎就醫。」這是民眾到中醫門診常說令他們困擾的問題。

「乾」苦誰人知!且常成生活上的困擾及影響生活品質。在天氣轉換或寒流來襲之際,中醫科門診因為「乾」的原因而就診的病患比平常增加一成,例如皮膚乾到脫屑或眼睛乾到酸澀等,甚至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中醫科翁淑雯醫師提及皮膚乾到脫屑或眼睛乾澀等症狀,與疾病、體質與氣候有關,醫師會依照民眾體質給予不同的調理與治療,均獲得良好的改善。

臺中醫院中醫科翁淑雯醫師表示最近在門診聽到這類症狀病人的困擾,通常這類患者到中醫門診前可能已求助過西醫眼科、泌尿科、婦產科、風濕免疫科等,他們最後的診斷可能被歸為乾眼症、更年期症候群、乾燥症以及修格蘭氏症等,而這些疾病共同的特點就是「覺得乾」,然而雖經過西醫治療可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依然有部分病患仍深受「乾燥」的困擾,而轉尋求中醫的幫助。

中醫科翁淑雯醫師提及,經過對人體及自然的觀察,中醫雖然一般會把這類病症歸為「燥症」,但其原因卻可能有燥邪引起、氣虛陰虛致燥,甚至陰損及陽而兼陽虛等不同。對此,中醫歷代醫家藉由豐富的臨床經驗逐步發展出一系列治療陰血與津液不足的處方,例如沙參麥冬湯、杞菊地黃丸,其治療原則更可區分為潤燥、益氣、養陰等不同。因此儘管患者的臨床表現皆有「乾燥」,但由於每個人實質的體質、病位與病性皆有不同,臨床上仍應經由中醫師細心診斷及評估後才給予對症的治療。

翁淑雯醫師表示除了醫師診斷治療外,其提供幾種養陰潤燥的食療,供民眾在醫師指導下做好平時的保養:

1.百合粥:生地黃30克煎汁去渣備用,將新鮮百合30克,適量的米加水同煮粥,最後加入生地汁。也可不用生地黃。百合性甘平,潤肺清熱,補中益氣。生地黃性甘苦寒,清熱涼血養陰。

2.益胃飲:沙參9克,玉竹4克,麥門冬15克,生地黃15克,糖3克,水1000c.c.煎煮去渣。本湯能滋陰養胃。

3.生脈飲:人參9克,麥門冬9克,五味子6克,水1000 c.c.煎煮去渣。能益氣生津。

4.沙參玉竹鴨/豬肉:沙參30克,玉竹30克,些許薑和適量鴨肉或豬肉同煮,最後用少量鹽調味。能養陰潤肺益胃。鴨肉性味甘鹹冷,能滋陰補虛。豬肉性味鹹寒,補肝腎潤肌膚,黃帝內經提到北方色黑,入通於腎,藏精於腎,其味鹹,其畜彘。

針對「乾燥」引起的身體症狀,翁淑雯醫師建議民眾對於刺激性的食物、太辣、太熱或太寒的食物盡量避免,可多吃木耳、山藥及當季食材。而翁淑雯醫師也提醒民眾,若民眾有因為乾燥而引起的各種症狀,雖不至於影響性命,卻會影響生活品質、睡眠狀況與心情等,建議可經由中醫科醫師依照個人體質協助調整,只要有服藥,便會有立即的改善。

以上訊息若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電話04-2229-4411轉6109諮詢,或於翁淑雯醫師門診時間:星期一上午/下午、星期三下午/晚上、星期五下午諮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