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智慧型藥霧吸入器

中央社/ 2015.01.14 00:00
智慧型藥霧吸入器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0114 11:24:12)醫生給病人施藥的方法有注射、口服、經皮給藥、和吸入等方式。醫學專家表示,吸入藥物的治療方式有其優點,包括能直接對呼吸道作用和藥效迅速。相較於注射或口服藥物,吸入給藥的方式能減少劑量並降低副作用發生的機率。此外,吸入給藥的方式並不限於治療呼吸道疾病,許多其他的疾病也適用,例如2014 年6月美國疾病管制署就批准了以吸入的方式給予病患胰島素藥物。

然而,傳統吸入給藥的方式由於要求噴出和吸入動作之間正確配合,故常常難以確保進入病人氣管的有效劑量。起碼有85%以上的患者不能夠正確地協調噴藥和吸入的動作,特別是兒童和長者更是如此,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此類施藥方式的應用範圍和有效性。

因此崑山科技大學王松浩教授和嘉義基督教醫院合作的研究團隊致力於開發「智慧型藥霧吸入器」,以便能夠自動精準給藥,確保患者吸入的有效劑量。本發明亦進入科技部台灣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計畫(SPARK計畫),可望進軍國際。

由於巧妙的設計,使機構作動對吸氣流量大小的依賴性很低,因此也完全適合孩童和老年人使用。而且此發明的操作簡便,能與市面上大部份廠牌的吸入器配合使用。本設計製造成本低,有助於推廣。進階版本不僅能記錄使用者的吸入模式,更精確地調整藥霧噴出時間,還可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用藥的康復效果。

目前本技術已完成機構原型,實際測試顯示能將藥物在最佳時間點噴出。正在進行機構可靠性試驗,電器規範認證以及生物相容性試驗,並申請於嘉義基督教醫院進行研究型臨床試驗。

本技術已獲得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編號M482404「藥物吸入器構造」。兩項中華民國發明專利,美國以及中國大陸發明專利也正在申請中。相關技術「智能化可檢控劑量之藥劑吸入器」已於2014年實際應用於輔導晏進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榮獲2013年臺北國際發明展一面金牌獎和2013年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兩面金牌的榮譽。

統計數據顯示世界上大約有3 億人口患有呼吸道疾病;每年約有25 萬人死於哮喘,而這些不幸大部份是可以預防的。為了讓孩童能大方的使用此智慧型藥霧吸入器,研發團隊正進行卡通人物外型的設計。

訊息來源:科技部工程科技推展中心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63755.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