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新原民族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 積極復振文化

中央廣播電台/江昭倫 2015.01.14 00:00
過去被歸類在鄒族體系下的拉阿魯哇(Hla’alua)、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兩個原住民族群在去年正名後,便積極展開文化復振工作。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最近也策劃「祖靈‧連結」文化傳承特展,介紹拉阿魯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不同的語言、傳統文化與祭典特色,讓大眾了解這兩個族群的差異與魅力。

阿里山的鄒族人稱為「北鄒」,分布在高雄那瑪夏與桃源區的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的原住民過去則被視為「南鄒」,族人雖然長期以來能夠用鄒族語與鄒族人溝通,但仍發現傳統母語和傳統祭典與鄒族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從1980年代開始嘗試尋求正名。

莫拉克風災後,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發現因沒有正名,導致他們在重建資源分配上受到嚴重忽視,加上族人對文化認同已更為強烈,因此決定採取更積極的行動,終於在2014年爭取成功,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第15、16 族。

台灣史前博物館策展人林建成表示,不論是拉阿魯哇或卡那卡那富,初步統計人數都只有約4、500人左右,族人中能夠用傳統母語流利溝通的寥寥可數。另外,拉阿魯哇過去崇拜貝殼神,但以往每年都會舉辦的「聖貝祭」曾消失很長一段時間,直到這幾年才又復振;至於卡那卡那富,過去總會在小米豐收後舉辦「米貢祭」,也曾在日據時代被迫中斷,這些文化的消逝都讓拉阿魯哇及卡那卡那富族人憂心,擔心「祖靈找不到子孫」了。林建成說:『(原音)沒有真正正名的情況之下生存,他們的一個形容詞就是說好像是活在人家的屋簷下;有一個非常貼切的形容詞,他們說他們的祖靈,就是他們的祖先說認不出他們的面貌了,他們就說祖先說「我們的子孫到哪裡去了?」因為他們沒有用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這樣子族群的語言和名稱,讓他們的祖先對他們模糊掉了這樣。』

林建成指出,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因為族群人數過少,文化復振之路勢必艱難與漫長,目前族人以復興語言為第一優先,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也編列關於兩個族群的母語教材,從教育扎根著手,跨出關鍵的一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