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從每桶上百美元一路下跌,至今只剩下每桶約50美元,讓升斗小民大大受惠,卻使得國內油品製造商中油公司相當著急。
中油副總經理張瑞宗表示,中油向國外購油大約需2至3個月時間才能運到台灣,但國內的浮動油價公式卻是隨著國際最新行情調整,使得煉油前、後的價格落差影響到中油的利潤。他說:『(原音)國內因為有油價公式,它本身導致我們的油價馬上要隨著國際行情下調,從去年6月到現在,有人還說我們調得不夠,我們調降的幅度跟世界各國比起來是遙遙領先,這對油公司來講是更大的衝擊。』
依照國內法規,中油需有60天的用油安全庫存,這些庫存都是之前購買,到月底再依市場價格衡量,就會產生「跌價損失」。中油光是2014年12月就已認列約新台幣60億元,加上前11個月的155億元,等於去年一整年可能虧200億。
張瑞宗表示,現在各界對於未來油價的走勢意見分歧,中油將謹慎研議對策因應,包括採取避險措施;不過,由於國營企業避險管道有限,且中油油品以內銷為主,效果恐怕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