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發表於「兒科醫學期刊」的研究,以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訪問1439名大學生,發現45.7%這輩子曾遭受四種型態中任一型態的霸凌,以非傳統型態的網路霸凌比率最低(7.2%),其次低至高為肢體霸凌(11.7%)、關係霸凌(23.4%)、言語霸凌(33.9%)。
研究第一作者、台大公衛學院研究助理陳昱穎指出,中小學到大學時期都遭到嘲弄(言語霸凌)、排擠(關係霸凌)的人,可能二度傷害產生加乘作用,不僅人際關係受影響,社會支持也較少,這群人可視為高關懷族群,師長應及早輔導預防。
陳昱穎說,雖然霸凌受害經驗並不直接影響心理健康,但是這項研究可看到言語及關係受霸凌時間愈長,憂鬱傾向愈明顯,這也呼應其他文獻顯示早期霸凌傷害,不會被時間沖淡,可能日後發生憂鬱症;至於肢體霸凌由於可以驗傷,較受關注,比較不會累積心理傷害。
論文指導者、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黃俊豪指出,霸凌的負面經驗會隨時間發酵,能夠通過升學考試上大學的人,可能在某個程度上心理「復原力」較好;反過來說,受到霸凌的中輟生,生活品質會比一般人、受霸凌大學生更差。
本研究有令人意外的發現,中小學曾被網路霸凌者,大學時期的生理健康品質比較好;大學時期被網路霸凌,則反映出較佳的環境生活品質。
陳昱穎和黃俊豪推測,可能是受到網路霸凌傷害的人,因為遠離網路,擁抱戶外生活、投入周遭生活環境的緣故。
台大心理系教授姚開屏指出,在心理輔導經驗中,有些學生的人際關係問題根源於霸凌傷害,言行失當(白目)、弱勢族群、異類學生(怪咖)這三類學生最常被欺負。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與10年前類似問卷調查發現,似乎學生的生活品質更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