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四輪多功能助行器 克服地形障礙行走超便利 專訪高師大工業設計系暨研究所 陳俊智教授

中央社/ 2014.12.22 00:00
四輪多功能助行器 克服地形障礙行走超便利 專訪高師大工業設計系暨研究所 陳俊智教授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41222 11:34:38)台灣老人化問題日趨嚴重,在城市裡還有不少舊公寓沒有電梯,老人家動不動就要爬四、五層樓高,其實相當吃力,街上也常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推著嬰兒車走路,顯示台灣社會對於老人化議題的關注還不夠周延。

  

要如何解決銀髮族或弱勢族群「行」的問題?如何讓他們有尊嚴的活動?高雄師範大學工業設計學系陳俊智教授所帶領的團隊研發出「四輪式多功能摺收式助行器」,可協助使用者行走並克服人行道台階或階梯等地形障礙,改善傳統行動輔具使用的不便,促進銀髮族群生活的自主行動能力,更能盡到對社會關懷的責任。

加裝三輪可攀爬式設計 跨越障礙不是問題

四輪式多功能摺收式助行器「重『行』開始」計畫的原始構想來自陳俊智教授的切身之痛。由於自己的兄長不良於行,常常為了爬樓梯而花很多力氣,因此就想到台灣在面臨老人化時,銀髮族「行」的問題非常重要。

  

「助步車」在日本非常流行。日本是極度老人化的社會,以現在的醫療資源來說,一般老人仍可輕鬆在外活動行走,可是距離較遠還是會累。同時,若遇到非屬「無障礙友善環境」的公共設施時,其助行器反將成為行動的障礙。

  

陳教授研發的「四輪式多功能摺收式助行器」最大的特色是協助使用者行走並克服生活周遭的地形障礙,如階梯,或是有高低起伏,甚至停車橫桿之類的不利環境,解決助步車面對地形障礙的跨越需求。台灣地狹人稠,存在對老人和弱勢族群不友善的環境,本發明中三輪結構設計的前輪能完成攀爬的動作,跨越這些障礙。另外,不管是國外還是台灣傳統的助步車目前都較未針對爬梯或跨越障礙的功能來設計。本助步車能輕易攀爬尚未完備無障礙設計的公共空間中常有的三、四階樓梯,是最大的特色。

此創作與現有的四輪式助行器截然不同,設計上加裝了可爬梯及多重收納的機構。使用者透過助行器的輔助,不需要他人的協助就能獨力完成跨越的動作,改善傳統輔具人因設計的缺失及收納操作流程的不便,降低可能引發使用者腕隧道症候群及跌倒意外等相關症狀和意外發生的機率。同時,此創作使用交叉支柱型結構和棘輪機構,減少助行器摺疊收納後的體積。另一方面,此設計強調現代感,可擺脫醫療產品的意象。團隊希望透過造型設計讓老人家覺得不是在使用醫療用品,而是時尚又讓人有尊嚴感的產品。

  

台灣和許多先進國家皆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龐大的銀髮市場蘊含無限的商機。政府雖積極推動無障礙空間,但更新速度仍不及民眾的使用需求。因此在完成建設前的空窗期,仍要有相關輔具設計以滿足民眾所需。政府現階段已編列推動民眾購買輔具的補助,本產品符合政府補助項目,應能提高民眾的購買意願。

創新商品設計 消費者需求是最大關鍵

當前產業面臨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往往只能以自己的想法切入市場。對陳俊智教授而言,「創新」中最重要的觀念是要從消費端出發。「瞭解消費者想要什麼,其實是最難的。目前很多產業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很多主流的品牌公司雖然設有商企單位,但在新商品開發上仍會遇到瓶頸,因此要運用跨領域的創新思維取代傳統的開發思維。」

  

陳俊智教授從執行跨領域創意加值計畫的經驗中體認到成功創新的關鍵之一是「跨領域」,而且要以「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的思考點。在整體研發過程中不能只有設計的人才,還要涵蓋行銷和製造等相關的專業,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心理學的專業。「因為創新是希望在市場上造就利基,如果不了解消費者,要如何能創新?」

在發展助步車的設計概念時,陳俊智教授團隊就曾投入很多時間到銀髮安養機構觀察學習。陳教授說:「創新最重要的就是走上第一線,從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發現需求。一般人不太重視的事情卻可能每天困擾著他們,若能從需求與同理心的角度切入,成功創新的機率就會高很多。」

  

陳俊智教授將設計與行銷的關係稱為「設計行銷」,並灌輸學生必須具備這種觀點。設計是有效而有創意的去解決問題,行銷就是做好商品的定位。「在設計起點就要做好商品的定位。創新設計和行銷是一體兩面,好的設計沒有好的行銷不會成功,但不好的設計再怎麼行銷也賣不好。」

跨領域實際經驗分享 產品更貼近使用者生活

醫療產品商品化時須通過醫療的檢證。陳俊智教授在籌組跨領域團隊時在設計方面延攬了高師大的連育賢同學,並透過跨領域創意加值推動計畫專案辦公室(以下稱專案辦公室)的協助,邀請醫工方面的專業人才-高醫的楊育昇老師的加入。在機構人才方面還得到高雄第一科大林龍吟老師的協助。林老師在嬰兒車的設計與製造上擁有豐富的經驗,解決了助行器摺收結構和輕量化的問題。

  

陳教授說:「團隊的組成既簡單又困難。只要牽涉到專業性,專業領域的人就會事關於已,但一談到設計又覺得好像不是他的專業。」所以最大的困難就是確定每位團隊成員的專業性,其次是如何開啟這塊敲門磚。「專案辦公室在這方面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如果由團隊直接寫email邀約某位心儀的老師或業者往往會石沉大海,等不到回音。但透過專案辦公室居中介紹牽線,就能讓團隊籌組的過程更順利。」

  

在原型設計的過程中,陳俊智教授特別有感觸的是高醫楊育昇老師的加入和協助。楊老師前幾年曾發生車禍,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要用助行器,因此是整個研發過程當中具有實際產品使用經驗的人,給予很多建議。「團隊的組成除了要考慮多元性之外,更要找對於產業和商品具備豐富專業實務的人,因為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很多實際狀況和實務經驗更加難得。」陳教授觀察到往往學設計的人都比較理想化,會從造型和功能的方向來思考。但畢竟不是真正行動不便的人,所以對實際使用的問題仍不甚了解。面對使用者實際產品使用的問題,例如角度和施力等等,以一般人的角度會覺得沒問題,曾使用過助行器的楊老師就以自身的經驗給予很多建議。  

陳教授這次執行跨領域創意加值計畫最困難部分是在執行原型製作計畫的時,越到後期越困難。例如最簡單的機構設計或材料的選擇在提出想法後即面對新結構的需求,而新的結構又得思考對原有設計的衝擊和後續處理。「過程中一直來回反覆的修改和測試,整個過程相當花錢。」這次助步車原型就做了三代,第一階段時做了兩台,第二階段進一步修改又做了兩台。「到目前還在努力讓產品完美化,因為最終目標就是要達到商品化。」

  

陳教授回想起跨領域的合作過程,認為在產業化的能力上有很大的成長。也因為有這樣的跨領域經驗,不僅在研究或是和產業的交流上都更廣闊開放。陳俊智教授說:「跨領域是台灣產業必然要走的路徑,任何產品都不是單一技術就能解決。我們一直在談產業轉型或是加值,但如果沒有跨領域的思維與實踐,所有的努力都將回到原點。」

訊息來源:科技部工程科技推展中心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62561.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