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社記者周昇煒臺北21日電)國軍氣象觀測範圍最廣的空軍氣象聯隊第6基地天氣中心,擔負南臺灣至東、南沙的天氣觀測及預報工作,舉凡是空投、跳傘、反潛及空中人工增雨作業(俗稱人造雨)等工作,更是需要該中心的精準分析,才能順利完成各項任務,重要性不容小覷。
鑑於全臺目前包括板橋、新莊、林口、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北彰化、臺南及高雄等地區,已實施第1階段夜間減壓供水措施,位於空軍屏東基地的第6基地天氣中心官兵,上週五(19日)配合水利署,執行竹苗地區及苗栗外海,以石門集水區為目標區,進行空中人工增雨演練作業。
人工增雨作業是由經濟部水利署向國防部申請,責成空軍司令部指派空軍氣象聯隊及空軍第439混合聯隊共同執行,透過C-130H運輸機機組人員配合隨機氣象官進行分析、紀錄、觀測及監控,並將執行時間、灑水施放區域、空層高度及雷達回波圖變化情況等詳細數據彙整後,統一回報成果。
本月初空軍氣象聯隊聯隊第6基地天氣中心特別舉行人工增雨示範觀摩,依照標準作業程序,逐一演練地面裝備架設、氣象分析及空中監控等各項作業流程,以提升官兵本職學能與實作經驗,希望預做最好的準備,協助民眾紓解旱象。
6天中主任顏少校表示,人工增雨作業一般區分為冷雲增雨(飛機所在空層溫度低於攝氏零度)與暖雲增雨(飛機所在空層溫度高於攝氏零度)等兩種方式,配合我國緯度、氣候條件及執行經驗,目前均以暖雲增雨為主要實施方式。
執行人工增雨作業時,官兵須區分「裝備架設組」、「空中作業觀測組」及「地面作業聯絡組」等3組,分別執行2桶2千公升清水桶架設、施放「種雲」選擇、灑水空域、飛行高度及雷達回波圖觀測等彙整與回報工作。
顏主任強調,選擇適當「種雲」攸關人工增雨任務的成敗,所以在任務前,須實施「空中作業觀測組」人員教育訓練,使前艙隨機觀測氣象官瞭解作業空域與空層,以「積雲」及「雨層雲」為主要目標,提升任務執行的成功機率;同時,依靠前艙氣象官的經驗與即時觀測判斷,讓飛機遠離充滿放電、亂流的「積雨雲」中,以確保執行任務官兵的生命安全。
空軍氣象聯隊第6基地天氣中心全體官兵,今年度榮獲氣象聯隊天氣預報準確度第1名的殊榮,他們將秉持「愛民助民、苦民所苦」信念,隨時待命投入人工增雨作業,期望藉由完善的訓練與整備,奉獻氣象專業,以實際行動為國人抗旱任務盡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