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資金抽離 商品原物料看跌

自由時報/ 2014.12.19 00:00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交易所數據顯示,在玉米、原油和黃金價格跌至接近生產成本之際,投資人正以6年來最快速度離開大宗原物料商品市場,押注國際油價重挫引起的這波跌勢還未見底。

6月以來,原物料期貨和選擇權未平倉合約數減少5.9%,朝向2008年來最大的下半年跌幅;美國追蹤金屬、能源和農業的ETP(交易所買賣產品)今年資金淨贖回達5.639億美元,10年來首見連2年失血的情況。

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今年以來下滑45%,為所有原物料商品的最大跌幅,本週交易價曾低於每桶60美元。彭博商品指數追蹤22項產品,今年下跌13%,朝向第4年度下挫,為1991年來最長跌勢。

大宗商品交易承壓,主要來自油價、通膨、利率、匯率等多重因素。根據高盛集團、興業銀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分析,油價崩盤引發熊市的悲觀情緒,因為能源被用來製造或傳遞各種商品;低通膨和利率提高,則對黃金造成「難堪劇碼」;從黃豆到鐵礦砂等各種原物料生產國的貨幣貶值走弱,意味供應將持續攀升。

富國銀行(Wells Fargo)資深策略師沙瑪納指出,現在不是加碼商品交易的時機,「商品展望仍是負向,看到價格進一步下滑,我們不會感到意外」。

興業銀行指出,便宜油價降低食品和金屬生產成本,增加商品價格下滑的可能性。美國汽油零售價格來到5年低點,平均每加侖2.505美元,半年來跌了32%。聯合國追蹤的全球食品價格創2010年來最低。

消費物價壓力降低,黃金作為通膨避險工具的吸引力大減,黃金ETP產品今年已跌8.8%,相當約68.9億美元基金價值蒸發。

美國銀行商品研究主管布蘭契指出,明年黃金恐跌到每英兩1100美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