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確立以經濟發展為國家中心目標!【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4.12.15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前天朱立倫市長宣佈角逐國民黨主席並宣示將修改憲法為內閣制,預定在2020年實施,也就是預定在六年內完成此一重大憲政工程;朱立倫可能太樂觀了,光一個中央政府改造工程就花了近二十年,如何在六年內把五權憲法變成三權憲法、把總統制變成內閣制,這可能要讓朝野各黨派各社會專家學者吵個二十多年都還難以定案,何況朱立倫也不是真正的黨主席,他後面還坐著依照黨章規定真正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總統,所以若朱立倫無法修改黨章把馬英九總統這個「法定主席」「休」掉就甭奢言談修憲問題了。

總統制或內閣制或現行制度(姑且稱雙首長制)都有其優缺點,現行的制度在李登輝和陳水扁時代不管是人權或經濟發展都是很平穩的成長與進步,主要因為這兩位總統對閣揆閣員都能給予相當的尊重,不似馬英九大權在握、專斷獨裁、不尊重國會、缺乏民主素養,偏偏馬英九能力又太差,許多專斷獨行與民意完全脫節,陳水扁政府時代經濟成長率都在百分之四與百分之五間游動,馬英九政府時代要保三就很困難了,大多在百分之一與百分之二間游移,而馬英九政府又不努力控制物價之上漲,以致人民之實質所得不漲反跌,甚至年輕人薪水倒退十六年,不但民不聊生,年輕人都買不起房子(有的連最小單位的租金都付不起),更不敢結婚生子,所有經濟成長都歸富商巨賈所得;這些都是因為馬英九之個性不尊重閣揆不尊重閣員所使然,和這套現行制度沒有絕對的關係,若實施內閣制讓馬英九幹總理還是那副德性-專斷獨裁,只是比較快被倒閣而已;台灣現在經濟問題非常嚴重,若以省市為單位,中國至少有十個省市比台灣強,那就甭論日韓星港了,而且人家進步速度比台灣還快,這國力差距將會越拉越大,中國也越來越多省市會追過台灣,連東協幾個國家都在快速的發展;所以以吾人之愚見;以其要花八年十年在全國大辯論內閣制或總統制,倒不如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經濟發展之上,請各黨派開個國是會議,「確立以經濟發展為國家中心目標」,整個政府以百分之九十以上之能量來發展國家經濟,包括資本經濟、社會經濟、政治經濟、法律經濟甚至體育經濟、文創經濟、國防經濟、海洋經濟、生醫經濟、航太經濟、勞工經濟、教育經濟、研訓經濟、人力經濟、土地經濟、營建經濟、農業經濟、產業經濟、國際經濟都要整合發展、平行發展、使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齊頭並進,讓社會各階層分配盡量平均,貧富差距盡量縮小;貧富縮小之後社會自然安定和諧、社會生產力就自然會提高,台灣國家競爭力自然會順勢提升、國力自然強大起來。

現在台灣經濟主要問題是國民經濟(就是庶民經濟)問題非常嚴重,所以國家總體經濟發展一定要重視國民經濟;吳敦義當行政院長時曾喊出「庶民經濟」口號,可惜光說不練、騙騙2012總統大選之選票而已,否則就不會苦嚐2014年大敗選之苦果,不過也因此可知連吳敦義這種政壇老千都知道「庶民經濟」(即國民經濟)對人民對社會公平正義之重要性,未來民進黨執政時一定要注意公平正義的社會經濟發展;鄧小平在搞改革開放政策時說:「不管是黑貓白貓、只要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但不管是黑貓白貓也都要依照「中國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處理經濟事務,不流於俄國列寧式的共產主義經濟、更不能流於歐美式的資本主義經濟;1997年之前鄧小平每次接見港澳代表團人士都再三強調:「祖國不在香港實施社會主義、不會「共」香港同胞的「產」,祖國承諾在港澳實施「一國兩制」五十年或更長的時間永遠不會改變,祖國還要利用香港的資本主義協助發展「中國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也是1980年後搖搖欲墜的國有企業會起死回生的原因;所以連鄧小平都非常重視國民經濟的分配問題,實施三民主義的台灣豈能再忽視這個社會問題。

現在台灣國民經濟之社會問題非常嚴重,所以政府經濟發展之中心一定要做下列幾件事:(1)消除中間剝削(2)要消除貧窮、降低貧富差距(3)建立公平正義的經濟環境(4)政府要強力抑制物價(不要讓經濟成長率被通貨膨脹率吃掉了,那人民的辛勞就白幹了)(5)要扶助青年與勞工(6)要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不要忘了政府也是一大經濟體)(7)要開發人民與社會之生產力(政府要建立一套激勵個人與社會生產力之制度)(8)獎勵科技與文創之研發(9)開發建設台澎金馬為遠東的觀光旅遊島(10)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要大幅提高白領階級之薪資水平(不能差香港、新加坡、中國的外商太大,否則人才全部被搶走了);這幾件是跟庶民經濟關係比較重要的,把這幾件改善了國民經濟自然發展起來、社會經濟也自然帶動上來,社會資源自然會較強力的游動,社會資源和社會資金一強力游動,社會經濟和國家經濟自然就發展起來了;經濟一發展到一個程度則政治不隨著發展進步都不行的,屆時再談「內閣制」或「總統制」就水到渠成了。【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