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天冷兒童易燙傷 細嫩肌膚防留疤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2014.12.15 00:00

寒流來襲、氣溫驟降,為躲避寒冬低溫,許多家長不僅減少攜帶孩童外出的頻率,甚至出動熱飲、電毯、暖爐等各式保暖物品,就怕嬌嫩的小寶貝感冒著涼。但皮膚科醫師提醒,上述「祛寒法寶」錯誤使用,可能造成的燙傷潛在危機。此外,家長也應該注意孩子居家碰撞、割傷等意外,特別是幼童皮膚細緻嬌嫩,若外傷傷口處理、照護不當,不僅會增加感染風險,更容易留疤,影響外觀及孩子的自信心,不可不慎。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居家環境安全相當重要,若家長未加以留意,恐造成潛在的燙傷危機。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指出,根據門診統計資料發現,冬天因外傷、燒燙傷而求診的幼童比例較平時約增加2成左右,且部位多以臉部、四肢居多。但為什麼一到冬天,孩童出現外傷、燒燙傷的機率便大幅提升呢?

趙昭明醫師解釋,可能與冬天氣溫寒冷,孩童外出機會降低、在家中時間長,容易接觸高溫茶水、高溫保暖物品,不慎碰撞家中物品有關。由於使用機會增加,若家長沒有加以留意、做好防護,相當容易因一時疏忽,即使幼童發生外傷、燙傷意外。

燒燙傷分三級 依程度處理緩傷害

若孩童不慎燙傷、受傷,第一時間家長該如何處理,才能降低傷害呢?趙昭明醫師表示,如果是燒燙傷,則需依據症狀、程度不同,採取不同的處理程序。一般來說,燒燙傷可劃分為3個等級,如患處出現單純的發紅、熱痛等症狀,則為1級燒燙傷,在第一時間冰敷、塗抹消炎藥膏,並保持患部清潔,即可緩解不適, 這類型燒燙傷的傷口只要照料得宜,便不容易留下疤痕。

趙昭明醫師也強調,除了視傷口情況決定是否送醫外,傷口的後續照護也非常重要。

若患部除了紅腫、熱痛外,還伴隨有凸起水泡,則屬於2、3級燒燙傷。為避髒污、細菌沾附傷口,造成細菌感染,導致傷口發炎、化膿潰爛,建議勿自行刺破水泡。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處理較為適宜,不僅能降低發炎感染的機會,更能減少留疤的可能。

碰撞外傷不需送醫?深度、範圍為考量

至於因碰撞導致的外傷、割傷,在傷口處理程序上,則需視傷口部位、範圍、深度作為就醫治療的考量。若沒有出血且傷口面積不大,只要使用生理食鹽水將傷口清洗乾淨,再以棉棒由內往外擦乾,並由內往外塗有助殺菌、消毒的白藥水,保持傷口清潔即可。

如傷口靠近眼周等敏感、脆弱部位;深度達1公分以上,傷及真皮層;壓迫10分鐘後仍持續大量出血;或是因鐵鏽類、海產類所致外傷,或是有異物殘留其中難以取出。為避免感染,造成傷處化膿、潰爛,應盡速至醫院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適度縫合、取出異物或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以減少發炎感染機會、加速復原。

傷後不留疤!把握後續照護3原則

趙昭明醫師也強調,除了視傷口情況決定是否送醫外,傷口的後續照護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傷口深度較深、第2、3級燒燙傷,由於傷及皮膚真皮層,在傷口恢復時,出現後遺症的機率相對較高。不但容易因色素沉澱,出現膚色不均問題,若傷口照護不當,很容易會有皮膚攣縮使表層出現凹陷,或是肌膚凹凸不平的情形出現。

,孩童的肌膚與成人不同,更加細緻嬌嫩,也更為敏感。因此,在傷口的照料和疤痕照護上,更要小心謹慎、溫柔對待。

因此,要避免、減少上述可能影響外觀、造成破相等後遺症發生,需要把握以下三原則:

原則一:做好防曬,避免傷口曝曬於紫外線下加速色素沉澱。

原則二:減少刺激摩擦皮膚。

原則三:在傷口收痂、沒有滲出物,轉為非開放性傷口後(視燒受傷程度而定,恢復期短為1週,長可至1個月),不妨可選擇使用人工皮,除了避免搔抓傷口外,目前也有能使肌膚上皮組織維持平衡狀態的藥物、凝膠來幫助傷口維持一定的濕潤度,使肌膚修復,減少疤痕的生成。

防過敏不適!孩童傷口照護選天然成分

不過,要注意的是,孩童的肌膚與成人不同,更加細緻嬌嫩,也更為敏感。因此,在傷口的照料和疤痕照護上,更要小心謹慎、溫柔對待,並挑選安全溫和、低敏、不刺激的成分較為適宜。例如,有舒緩、滋潤肌膚、減少紅印作用,且溫和不刺激,取自蘆薈、燕麥等天然植物的萃取物;或是能平衡膠原蛋白生長的洋蔥萃取精華;以及能幫助肌膚保濕、促進皮膚組織新生的尿囊素與黏多醣質等,都是適宜孩童使用且有效的溫和成分。

【醫師小叮嚀】

趙昭明醫師強調,各式各樣的外傷、燙傷意外,其實都可以避免。提醒家長,除了在孩子外出活動、使用高溫茶水、保暖器具、放置熱燙物品時,小心謹慎、多加防範留意外,更要加強居家環境的防護。譬如,於家具尖銳處貼防撞條、海綿等事物,並主動告知、教育寶貝特定物品、行為的危險性,都有助避免憾事發生。如果意外還是不小心發生,就要選擇正確及適合處理傷口的方式及產品,才能傷後不留疤!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22240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