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甲狀腺癌停藥後遺症頓失判斷力 人工甲促素化險為夷

NOWnews/ 2014.12.08 00:0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癌症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台灣女性甲狀腺癌發生率為第五位,每年全台新增約2000多名案例,成為女性好發率高的癌症,且一旦患者遭逢甲狀腺癌,勢必將對工作及家庭生活帶來莫大的衝擊。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漢文表示,甲狀腺癌主要是以手術切除治療,並會在術後依病況施行輔助性放射碘治療;同時,在放射碘治療前需暫時停止服用口服甲狀腺素,在此約五週的停藥期間,部分患者會產生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全身浮腫、肌肉無力、認知障礙等甲狀腺素停藥後遺症。

不過,陳漢文也強調,隨著醫療科技的快速進步,目前基因重組人工甲促素的臨床應用,已可幫助患者避免因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全身不適。

陳漢文以門診一位劉姓高階女性主管為例說明,一年多前被確診為甲狀腺癌,後雖經手術切除甲狀腺及頸部淋巴腺,但被認定為再發高危險群,需進行高劑量的放射碘冶療。為了避免停用甲狀腺素引起不適,影響其判斷造成商業損失,患者選擇了使用人工合成甲促素注射。

陳漢文說,許多年長的患者因停藥期較長而容易造成更多的不適,以致無法成功執行有效的放射碘治療,並造成患者及家屬的困擾;但是,透過人工合成甲促素的使用,大幅提升了治療上的方便性與安全性。

針對目前使用基因重組人工合成甲促素的優點,陳漢文表示,首先是避免因停藥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併發嚴重副作用而無法完成治療;其次,縮短放射碘停留在患者體内的時間,進而提前離開隔離病房;再者,可降低因放射同位素造成的副作用;最後,是能增加高危險群患者以定期全身掃描檢查追踪癌病的意願,以期提早診斷及治療。

另外,對於甲狀腺癌手術治療後追蹤,陳漢文說,在術後兩年內應定期每隔3至6個月回診,以進行抽血檢查甲狀腺球蛋白和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的濃度。同時,每半年需以頸部超音波追蹤,每年定期做一次胸部X光檢查及放射碘掃描檢測是否有轉移。

陳漢文特別呼籲患者,相較於其他癌症,甲狀腺癌術後治癒率極高,所以應正向面對病情、積極接受治療,並和醫師維持良好的醫病關係,若有任何異狀則應盡速就醫診治,如此才能即時發現復發及轉移的病灶,避免病情惡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