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手機、平板不再四方型 工研院10年有成

中央廣播電台/李憶璇 2014.12.05 00:00
工研院歷時10年研發的軟性顯示關鍵技術「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技術」,可望為下一世代的智慧手持裝置,像是手機、平板等帶來變革,未來外觀不再局限於四方型,體積也大幅變小。今天(5日)正式和廠商簽約,技轉給工研院新創團隊宇威材料,是台灣首家專業軟性基材公司,預計可創造新台幣數十億元的商機。

智慧手持裝置正邁入使用軟性基板的創新時代,工研院花費10年成功開發出軟性顯示的關鍵技術「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技術」,將來不僅可運用在手機及平板電腦的觸控裝置上,還可望改變目前的四方型外觀,並能用在電子紙、數位X光片及OLED照明等領域,5日與工研院原生團隊組成的新創公司宇威材料簽約,初步將商標及少部分技術技轉,權利金大約新台幣2千萬元。

工研院顯示中心主任程章林表示,軟性基板技術就是將原本做於玻璃跟矽晶片上的電子零件,轉做在塑膠基板上,帶來的商機可達數十億元,串連物聯網更能上看百億。他說:『(原音)現在的面板我剛講手機、平板還是有限制,手機面積太小、平板面積稍微大。但體積龐大,重量太重,將來可以彎折,可以對折甚至三折的話,就像皮夾一樣,打開來面積大就像平板;收起來就像手機一樣,容易攜帶、容易收藏,不怕摔,而且有各樣的形狀跟功能。』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則指出,工研院近年已在軟性顯示及電子技術上累積相當的研發成果,軟性基板技術含量很高,擁有美國百件專利,但台灣先前還沒有專業的軟性基材公司,因此開發的初始市場要靠新創公司打天下,再將技術陸續技轉;目前工研院新創公司已有14家,數量堪稱近年最多。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