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日港合作 解析雙恆星誕生

中央社/ 2014.12.04 00:00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4日電)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和日本、香港研究團隊合作,成功揭曉雙恆星的生成機制,發表於「天文物理學期刊」,獲得學界重視。

宇宙中超過半數的「類太陽恆星」都是雙胞胎恆星,但相對於單一恆星,科學界對雙恆星的生成機制瞭解不多。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高桑繁久領導的研究團隊,藉由ALMA天文望遠鏡,觀察距離地球460光年、位於金牛座的L1551 NE年輕雙恆星,輕輕揭開了神秘面紗。

研究團隊指出,科學界最早提出的理論認為,胚胎期的雙恆星,靠外圍的星盤提供塵埃物質「餵養」,慢慢長大成形。然而晚近已有科學家,認為雙恆星的星盤也應成雙,提出「環雙星盤」理論。

高桑繁久研究團隊和日本國立天文台合作,透過望遠鏡觀測,進一步證實並描繪出「環雙星盤」的動態模型。L1551 NE南北側各有一個U形和反U形星盤,旋臂分別自2個恆星向外伸出。

研究顯示,雙恆星會震動環繞在周圍的環雙星盤,誘導物質向中央塌縮,就像是餵食幼兒一樣。高桑繁久興奮地說,「在ALMA高解析度觀測下,傳回了雙恆星誕生現場的第一手即時影像,實為前所未見。」

這項研究參與者包括中研院天文所、日本國立天文台、日本法政大學、千葉大學、香港大學等,結合了ALMA觀測、理論模型、超級電腦運算,形成最新研究趨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