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選戰透視/摧毀藍軍恐嚇牌 柯改變成真

自由時報/ 2014.11.30 00:00
記者郭安家/特稿

今年是台北市長民選廿週年,也是一場世代投票,無黨籍柯文哲以八十五萬高票創造歷史,打破北市過去五十五%比四十五%的藍綠政治版圖,國民黨選前狂打藍綠對決、中華民國保衛戰等「恐嚇牌」,甚至企圖以軍公教年終慰問金收買藍軍,但在馬政府執政不佳、民怨四起的當下完全失效。台北市民選擇改變,選擇藍綠惡鬥之外的政治期待,最後選擇了柯文哲。

無庸置疑,首善之都台北高房價問題嚴重,貧富差距,社會公平正義,去年七月洪仲丘事件到今年三月太陽花學運期間,發生無數社會運動,劇烈影響民心,加上食安危機,不少民眾已將縣市首長選舉視為馬政府期中考試,甚至喊出「給國民黨一個教訓」。

柯文哲選戰策略是「在野大聯盟」,淡化原本台獨立場,走尊崇前總統蔣經國路線,並積極與親民黨人士串聯,逐步瓦解了原本政治版圖;面對連家,柯主張「階級投票」論,批判權貴,透過大量公平正義的語言、蔣渭水的圖騰,讓選戰成了價值選擇。

平心而論,權貴是綠營的命題,藍營支持者不在乎連的權貴,畢竟紐約前市長彭博留下效法典範,但他們在乎市長候選人有無格局?能否扛起北市府?能否讓生活更好?只不過,連勝文無法成為彭博,面對檢驗,難以有效澄清自己不是股市玩家、金融掮客,財經背景反而成負擔;面對質疑,他時常切割,被視為欠缺格局,令某些偏藍選民不安。

初選前,連勝文以批判馬英九「大明王朝」等言論,獲得高支持度,初選後反陷入反馬、親馬搖擺尷尬,他曾為言論道歉,但黨內外深藍選民氣難消,馬還得致電里長要求挺連,並在選前上演大團結愛的抱抱。連營為鞏固這廿%的深藍票,幾乎花了八十%的力氣,卻無法說服關鍵中間選民支持,僅能靠柯營竊聽案失分,炒作柯的深綠背景。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