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經濟緩通膨低 陸恐入降息循環

中央商情網/ 2014.11.25 00:00
(中央社記者高照芬上海2014年11月25日電)大陸央行22日出乎預料之外地進行不對稱降息,這是人行2年多來首次降息,凸顯出大陸經濟增速放緩、通縮疑慮升高,為「保增長、促就業、惠民生」,大陸恐進入降息循環。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此次降息是「不對稱降息」,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貸款調降的幅度大於存款下調的幅度。

此外,人行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存款利率1.1倍調整為1.2倍,有利於加速推動利率市場化,也可讓銀行因降息壓縮利潤,有一個可緩衝的空間。

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放緩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大陸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7.3%,創全球金融海嘯發生後最低的成長幅度,全年7.5%的目標能否達標也備受關切。

市場甚至傳出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恐創下24年來最低的成長水準。

另外,中國大陸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至1.6%,維持在2010年1月以來的低水準。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比去年同期下滑2.2%,連續32個月下滑,並創下7個月以來最大衰退幅度。

澳盛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分析,人行這次降息時機成熟,並顯示出人行之前嘗試透過非常規的政策工具向銀行注入流動性,效果有限。

人行先前推出一系列寬鬆貨幣政策,包括SLO(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F(常備借貸便利)再到MLF(中期借貸便利)等,雖然市場利率走低,並沒有傳遞到企業的貸款利率上,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仍處高位。

劉利剛說,大陸國務院19日推出10項新措施,降低企業的借貸成本,並要求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放鬆商業銀行的存貸比,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現象,顯示「定向寬鬆」未達效果,不得不使用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全面降息。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日前也發表「中國步入降息周期」的評論文章,認為大陸的貨幣政策是一個集體決策的過程,絕非人行可以決定,這次降息的重大意義在於,它代表大經濟政策的一次轉折。

徐瑾認為,正當美國量化寬鬆逐步退場,日本及歐洲持續貨幣寬鬆,使美元回歸強勢,一直追隨美元走勢的人民幣也隨之走強,這對大陸出口企業形成壓力。

如今人行降息可促使投資人拋售人民幣,逆轉人民幣升值的趨勢,更有利於大陸出口。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