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民調五花八門 解讀各有不同

中央廣播電台/歐陽夢萍 2014.11.17 00:00
每到選舉,民意調查結果往往成為候選人陣營及選民最重要的參考指標,甚至可能影響選民的投票意向。但民調因執行的單位、時間及取樣的對象不同,往往也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在五花八門的民調題目及結果中,選民不只要看熱鬧,更要看出門道,才能善用民調數字做為參考的工具。

◎誰做的民調?

每次選舉,從各陣營人選出爐後,各式民意調查就開始啟動;選舉過程中,也會定期或是在事件發生後進行民調,探測民意的流向。執行民調的單位從政黨的民調中心、候選人委託民調公司辦理,到各大媒體都有。

政黨及候選陣營常會利用民調結果了解選民的投票意向、對候選人的觀感以及對於各項政見的支持度,機動調整選戰策略及步調;選民也會觀察民調結果,了解各候選人的當選機率高低,甚至會影響自己的投票行為。只是,民調結果常隨著執行單位的不同而有所出入,到底哪個較貼近民意?又該怎麼解讀?

單就執行單位來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游清鑫便指出,若是民調來自政黨或候選人,基本上都有些政治目的,甚至被當做競選工具,在參考時要特別小心。至於媒體所做的民調,可能須顧及新聞性,加上有時間壓力,所以某種程度會被修飾。游清鑫:『(原音)對媒體來講,其實媒體整個要上版面的壓力真的很大,所以他們每次做調查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比較遷就整個時間性的問題,所以在看媒體的時候要注意這個點;另外就是說,媒體在做民意調查的時候,他要考慮到新聞性,所謂有新聞性,包括剛提到有特殊事件,或是他們的用語要怎麼走,如果說他沒有辦法創造新聞的爆點,其實就不是個新聞。換句話說,媒體的民調它到底是一個民意調查的結果?還是個新聞?在媒體裡面,他們經常是兩個都想處理,而且兩個都要用,所以這個時候,民意調查結果它變成新聞來源,所以它某種程度會被修飾。』

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莊伯仲也指出,在學理上有「機構效應」,就是指某些單位在進行民調時,無意間在題目設計、訪員訓練、調查過程中難免傾向支持特定政黨,而選民獲知是這個機構進行的民調時,也難免會有迎合結果。由於台灣媒體數量眾多,其中不乏具有鮮明立場,所以他建議將所有媒體民調攤開來一起比較,較能看到全貌,或是參考由學術機構進行的民調,或許能擺脫立場的影響。

◎魔鬼藏在細節裡

除了民調因執行單位不同,所做出的結果可能有所差異外,包括進行民調的時間?取樣的方法?問了哪些問題?題目是怎麼問的?民調過程的透明度?這些技術上的差異也都會或大或小產生影響。

像是台灣在做電話民意調查時,多是從電話簿抽樣,但有些人的電話沒有登記在電話簿上;另外,電話民調的時間多半在晚上,較常在家接到電話的是家庭主婦、阿公、阿嬤,因此調查結果很容易忽略某些族群,在解讀時也要特別注意。

此外,台灣的民調結果在現實的選舉環境中也常導致一些有趣的現象,若是一對一的選舉,候選人都希望能衝高民調,拉抬自己的聲勢;但如果是多席次選舉,高民調卻未必是好事,因為選民很可能會自己產生「配票」心理,避免將選票集中在同一人身上,也因此,每到選前幾天,各候選人不管民調高低,都得高喊「搶救」,以免最後變成「呼聲高、票數少」,意外成為犧牲品。

◎別被數字操弄

選戰接近最後決勝階段,曾擔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負責2012年總統與立委二合一選舉文宣事務的莊伯仲認為,最後幾場大型造勢活動還是有影響民調的可能,除了可以給自己壯膽、預先測試動員能量,也會影響游離選民的最後決定。莊伯仲:『(原音)因為的確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是游離選民,有可能他不表態的,或是猶豫不決,甚至不想去投票的,或是對選情抱持悲觀、不敢講出來的,可是他看到媒體轉播造勢晚會人山人海,大家非常忘情的在現場呼喊,場面熱烈,他們就覺得我有信心講出來我支持誰,甚至有個西瓜偎大邊的效應,所以他們就勇敢站出來投票,所以說造勢活動對民調應該還是多少有影響的。』

民調不只是一連串的數字,重要的是背後所隱藏的意義,但要如何解讀、如何運用,又巧妙各有不同。若能有正確的了解,才不致於被這些數字所操弄,甚至進而能掌握民意的趨向,做為決策時的參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