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我的未來不是夢 國中生最想當廚師、美容師

NOWnews/ 2014.10.27 00:00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小時候大家都寫過「我的志願」的作文題目,年紀越小對自己興趣和未來職業的認識模糊,卻也充滿無限的想像空間;上了國中,究竟是家人、老師口中的第一志願重要?還是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第一志願?

根據兒福聯盟針對國中七、八年級生的調查歸納出目前國中生對於未來規劃的三個狀況,包括沒有清楚未來:即便已即將面臨升學進路的抉擇點,仍有國中生對未來不甚清楚,調查指出,有約四分之一(25.8%)表示不了解自己的學習興趣、近四成(37.9%)不了解不同升學進路和未來出路的關聯、三成七(37.0%)不清楚未來的工作。合併以上三個數據,整體來說仍有31.6%的國中生對未來生涯不清楚,顯示協助國中生探索生涯、進行適性輔導,仍有努力的空間。

另外,親子間沒有共識:對於選擇高中高職或五專?容易與父母衝突。國中畢業後的進路選擇,是人生中首次面臨升學與職涯發展的重要抉擇,實在需要身旁大人協助做出「最適性」的教育進路選擇。調查發現「家長」(74.1%)、「導師」(48.6%),和「同儕或朋友」(47.4%)是國中生在思考或選擇升學進路時,曾獲得幫助來源的前三名,來自家長的協助最高,但也容易產生意見分歧,約有四分之一(24.9%)國中生在選擇升學進路上與家長有意見衝突。

還有沒有遠大抱負:工作價值觀趨保守,追求小確幸。在國中生工作價值觀中,「要能穩定久做」是目前國中生選擇工作最主要的條件,約佔89.1%;另外在第一份工作的起薪上,近三成(27.0%)的國中生預測起薪不到22K/月,對自己未來第一份工作收入稍嫌悲觀。

問到國中生將來會做什麼,男生預測未來職業前三名是「廚師/麵包師傅」(9.1%)、「職業運動員」(8.2%)、「建築師/工程師」(6.8%);而女生預測職業的前三名則是「美容/美甲/美髮師」(9.1%)、「廚師/麵包師傅」(8.8%)、「護士」(8.4%)。這跟傳統選擇三師(律師、老師和醫師)作為未來志願,有非常大的轉變。顯示目前國中生認可擁有「一技之長」的小確幸工作類型,值得部分只相信「唯有讀書高」或是要求孩子要「立大業」的家長深思。

記者會上也邀請到三位七、八年級的學生,和兒盟陳麗如執行長一起分享自己未來的規劃。七年級的均葆目前就讀體育班,還沒決定未來要做什麼,希望可以在這兩年多探索,找到自己目標,均葆媽媽則希望他除了體育專長外,課業也要兼顧,未來才能有更多選擇;七年級的彤彤從小就學鋼琴,所以希望未來可以當鋼琴老師,但比較少和師長聊未來志向,因為會覺得師長給太多意見反而有壓力;八年級的瞻遠因為目前有在網路上賣東西,對網拍很有興趣,所以希望未來可以從事網拍業,甚至可以開店、開公司,期望工作時間很自由,薪資部分,覺得22K要生活太辛苦,希望可以努力累積自己,讓未來起薪可以三萬元以上。瞻遠的媽媽則表示,過去自己也曾被家長要求最好能從事「三師」職業,但現在時代已經不同,職業選擇很多元,所以很支持也尊重女兒的想法。

兒童福利聯盟(以下簡稱兒盟)於2014年5月20日至6月16日期間進行「2014年台灣國中生未來志向大調查」,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調查台灣各縣市(不含外島)之國中七年級、八年級在學學生,總計發出171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452份,回收率為84.4%,在95%信心水準下,誤差不超過正負2.56個百分點。調查中男生、女生所占比例分別為49.2%、50.8%,七年級、八年級的比例分別為52.3%、47.7%。

雖然國中生或許離職業選擇還很遙遠,但很快在九年級就會面臨到升學進路的選擇(選擇高中、高職或五專),但根據兒盟調查發現,大部分國中生認為對自己未來生涯清楚,但仍有約四分之一(25.8%)表示不了解自己的學習興趣、近四成(37.9%)不了解不同升學進路和未來出路的關聯、近四成(37.0%)不清楚未來的工作;合併前三題成為未來生涯清晰度分數,整體來說有31.6%的國中生對未來生涯不清楚。可見在幫助國中生探索自己的生涯、進行適性輔導,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再者,還有23.4%的國中生尚未決定升學進路,對於即將來臨的人生決策點,還得要儘快迎頭趕上,釐清自己該選擇哪條升學進路,免得時間逼近,對升學進路無所適從。

調查中,國中生在思考或選擇升學進路時,曾獲得幫助來源的前三名,分別為「家長」(74.1%)、「導師」(48.6%),和「同儕或朋友」(47.4%)。學生在選擇升學進路上,仍是仰賴家長和導師的協助,然而,有四分之一的國中生家長和孩子在選擇升學進路上的意見是相左的,甚至在對未來生涯較清楚的國中生中,高達三成的國中生(30.6%)在選擇升學進路時有很大意見衝突。學生的興趣和生涯探索確實需要家長的幫助,但對於對自己未來生涯已經有較清楚認識的學生,建議家長可更尊重學生本身的興趣性向,減少指導性的協助。

除了導師與家長從旁協助,適性輔導也能帶領國中生自我探索與規劃,思考未來職涯的方像。調查指出,若國中生曾參加「高中職參訪」、「技藝教育課程」,或「高中職入班宣導」,未來生涯清晰度分數相對也比較高;然而,曾接受學校提供幫助的前三名是「生涯輔導」(57.1%)、「高中職參訪」(52.7%)、「適性化職涯性向測驗」(39.4%)。如此看來,偏向體驗式的「技藝教育課程」和「高中職入班宣導」應是輔導室(系統)應更投入的適性輔導工具,能提供正在升學進路徘徊的學生們最適切地協助。

陳麗如強調,由此看來,在強調適性輔導的十二年國教中,輔導系統要發揮功能和影響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若學校能將家長和導師納入為學生適性輔導的資源,讓導師能有基本生涯輔導知能,並提供家長幫孩子發掘興趣的協助和諮詢,使家長、導師、輔導室三者有更好的聯繫合作,或許最能發揮最佳的適性輔導效果。

近九成(89.1%)國中生認為工作穩定是選擇工作的第一要件,其次是「要對社會有所貢獻」(51.1%)以及「能養家餬口就好」(42.4%),而一般社會大眾所推崇的工作收入和福利,只排到第四名,「富有挑戰性」、「要國際化/要能出國歷練」分居第五、六。在問到工作起薪,27.0%預測起薪不到22K/月,推估現在國中升對工作趨向保守,只求長久穩定,而有近三成對工作起薪抱持較悲觀看法。

國中生最欣賞的職業達人分別是:職業運動員林書豪(22.3%)、廚師阿基師(13.1%)、插畫家彎彎(11.5%),不過整體來說國中生選擇「其他」的比例偏高(13.4%),而從其他的說明中分析,大多是常出現在電視上的明星和演藝人員。由此來看,國中生對未來職業的期望、想像和學習對象,可能多少受到當時電視媒體潮流,和名人效應的影響。這也從男女期望職業的第一名分別是職業運動員和演藝人員,可看出端倪。

至於國中生個人預測從事的職業,男生預測未來職業前三名是「廚師/麵包師傅」(9.1%)、「職業運動員」(8.2%)、「建築師/工程師」(6.8%);而女生預測職業的前三名,分別為「美容/美甲/美髮師」(9.1%)、「廚師/麵包師傅」(8.8%)、「護士」(8.4%)。這跟傳統選擇三師(律師、老師和醫師)作為未來志願,有非常大的轉變。顯示目前國中生認可擁有「一技之長」的工作,而非盲目跟從傳統的職業地位高低的觀念。

針對目前國中生對未來生涯的現況,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說,兒盟對目前國中生的生涯輔導、適性輔導提出「W-I-S-H」的呼籲,期望家長、學校以及教育單位一起協助孩子做出人生的第一個選擇,鼓勵孩子邁出自我人生的第一步。

根據調查發現,有近六成(58.9%)學生選擇升學進路的原因是課業成績,並有「成績好選高中、成績差選高職」的現象。除了協助孩子自我探索學習興趣,家長和學校也不要只重視升學主義而忽略孩子自身學習興趣的追尋與發展。 Inspire啟發-學校適性輔導

調查發現高中職參訪、技藝教育課程、高中職入班宣導這類能讓學生實際看見、接觸到未來進路學習內容的適性輔導工具,對幫助國中生形成未來生涯清晰感很有效果。建議學校落實適性輔導,特別是多提供讓學生能親自去看、去問、去做的進路體驗、職業體驗。而學生選擇升學進路時,更多會求助導師勝於學校輔導室,因此除了輔導室發揮既有的生涯輔導功能外,導師若能也有生涯輔導之能,並和輔導室有良好的合作搭配,對學生的幫助將更大。教育當局或學校也應主動提供資源讓家長詢問,幫家長弄清楚怎麼幫孩子適性輔導。

家長是國中生探索生涯、選擇升學進路時最主要的依靠,更勝過學校導師和輔導室。家長可積極參與協助孩子探索生涯,有疑問可主動詢問學校老師,平時更可多和孩子分享自身的工作或職場經驗,幫助孩子提升生涯清晰度;而對已清楚自己學習興趣的孩子,則可多尊重、支持其興趣與進路選擇。

對於弱勢家庭的孩子來說,可能因家庭功能不彰,相對更缺乏從家長提供的生涯幫助,學校輔導室、導師應該更積極主動補位,提供其生涯輔導幫助。

台灣已正式邁入12年國民基本教育,陳麗如強調,在孩子自我探索的生涯中,學校與家長應適時給予適性的協助,無論是高級中等學校、高級職業學校抑或是五專等的升學進路,只要能找到一條符合孩子的性向能力和興趣的學習之路,讓孩子們充滿自信與成就感地快樂學習,孩子們必定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彩色人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