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表示,跌倒事件常見於醫院,嚴重的跌倒傷害,可能會造成骨折、永久性殘障或永久功能障礙,甚至死亡。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年度報表顯示,2012年全台灣醫院發生跌倒事件共12,915件,有12,731件對象為病人;跌倒發生地點主要為一般病房(含病房走廊、浴室等)。在傷害程度部分,49.6%無傷害,50.4%則有輕中重度的傷害發生(32.0%為輕度傷害、16%中度傷害,重度以上則佔2.4%)。
2014年全國病人安全週宣導主題為「預防跌倒」,而高醫院病人安全週活動主題採雙主題:「預防跌倒」、「感染管制」。今天以「音樂演奏」、「志工雙簧表演」、「跌倒高風險者體驗專區」及「趣味闖關區」等方式,呼籲在醫院的病人、家屬及全體員工等所有人員一起來共同為「預防跌倒」、「感染管制」努力。
病人安全週活動主軸為『看病防跌,人人有責』口號為「病人安全我會『應』」,並發展為三個「應」--「響應」、「回應」、「反應」,代表民眾繼「關心」、「參與」後,更有「表達」的權利和義務。,期望持續結合醫療機構、衛生機關、媒體及民間(包括企業、機關、團體及民眾)的資源與力量,提升醫療提供者與民眾的夥伴關係並建立交流平台,共同建構安全就醫環境。
病人安全我會「應」:
-響應:參與病人安全活動(例如:了解自己或家人的身體狀況是否為跌倒高危險群)。
-回應:回應醫護人員的問題(例如:拿藥或做檢查的時候,當醫護人員詢問我的姓名及相關問題,我會主動回答)。
-反應:主動反應自己或家人的特殊健康狀況、任何關於治療或用藥的疑問。(例如:對不懂處隨時發問,詢問服用的藥物是否容易嗜睡或容易造成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