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會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原住民從事「技藝有關工作人員」已突破20%,相當於每5個原住民勞工就有1人從事該行業,是原住民第二大職業,但長時間使用傳統織布機易造成肌肉骨骼損傷。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表示,近年投入新台幣11萬元,研發全國第一台符合人體工學的織布機台和可調式座椅,能降低編織業勞工肌肉骨骼疼痛部位,改善比率約10%到26%。
勞安所表示,傳統織布機多隨意放在桌上,作業1天需維持頭頸部過度彎曲和壓迫大腿的固定坐姿,工作1天下來至少要進行1700次的旋轉手腕動作,是職業性肌肉骨骼傷害的高危險群。
勞安所指出,過去曾調查編織業勞工,發現高達50%有「手腕/手部」疼痛而影響到生活、工作,其次為下背/腰部及肩膀,顯見編織業明顯存在人與機器不協調問題。
勞安所研發的新款織布機已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良,包括由桌上型織布機改為落地型,織面前傾10度,減少頭頸部彎曲程度,將部分手操作功能改由腳踏控制,減少手部操作頻率等,另外搭配可調整式座椅,可以依體型調整。
勞安所說,新款織布機先前已在部分部落試用,效果不錯,目前正尋求廠商技轉,如有廠商順利承接,量大的話就可望順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