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專欄/民主,一門困難的課

蕃論戰/廖偉翔/專欄 2014.10.14 00:00
「雖然多數公民認同民主政治的理想,民主政治的實務卻讓人民倒盡胃口。大家都要民主政治,卻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實踐民主的能力。」-Gerry Stoker 在《Why Politics Matters-Making Democracy Work》一書中(中譯本《別當政治門外漢》),Gerry Stoker教授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當代民主政體的困境。無論老牌民主國家或新興民主國家,皆或多或少面臨了民主效能低落的窘境。人民對政治不滿、失望,公民團體又太過專業化而難以參與。在日常生活周遭,一方面犬儒主義盛行,自掃門前雪的想法或陰謀論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則有民粹主義的危機正在蠢蠢欲動。而作者提出的解決之道,是透過重振政治機構、改善代議政治,並同時透過傳播科技的發展創造新的公民運動,才有可能「讓受到決策影響的人有權參與決策」。重點在於大量開放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讓公民參與不只是學校的公民教育,落實共同治理的概念(例如參與式預算),也要定期評估公民參與政治的效果,才能不斷修正制度的不足之處。 回過頭來看台灣,無論是先前立法院的國民黨立委張慶忠著名的「半分忠」試圖強渡服貿,或是最近台南市議會以30分鐘全部清倉通過,平均每10秒敲槌通過市府明年度的總預算(雖然國民黨議員只有一位出席,但10秒一槌實在沒有實質審查可言),都多少反映了台灣當前的困境。這困境其實也正如Stoker教授書中所言,代議政治的失靈,要能透過傳媒放送,才會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 當然國民黨、民進黨兩黨的具體功過,需要一一檢視。像最近的食安風暴一波接一波,g0v網站整理出各黨派委員的具體提案內容,不難比較出國民黨的食安法案版本僅是消極的消費者求償,相比之下民進黨版本的則較完善(包括中盤商求償、要求中央設置窗口等等)。而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在10月2日在一聽到在野黨立委抓到頂新公司使用廢油,便在質詢5秒後就立刻宣布散會,10月8日更阻止公督盟志工旁聽食安法案審查。這些資訊,也都是在公民團體積極監督整理之下,才得以攤在大眾面前。 但面對政治機構的複雜與難以親近,人們仍常感到束手無策。Stoker教授提出,要增加人民參與政治程序的機會,應該要創造「外行人玩的政治」,「給人民針對自己關心的議題發表意見」,考量普通人的認知能力與現制,簡化參與公民審議或發表意見的程序,才有可能進而實質影響決策內容。其實,雖說是讓「外行人」也能參與政治,其實是指「一般人」也要能參與政治,儘管沒有政治實務或政治經驗,但日常生活的體驗卻是再真實不過的。我們要設法銜接日常生活到代議政治之間的落差,而這正是公民團體或個人能積極介入之處。 在今年3月30日,50萬人走上街頭反服貿遊行時,筆者曾看到一位男士高舉著標語,上頭寫著:「民主,是我們正在上的課」。的確如此。如果社會運動只是造出另外幾尊神,而不是每個參與者都願意在日常生活中承擔一些什麼,民主這門課真的要一再重修。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