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澄懷得以觀道 公視紀念中研院士陳奇祿

民生@報/陳小凌 2014.10.07 00:00
圖說:中研院院士陳奇祿夫婦。公視提供。

【文/陳小凌】台灣人類學界泰斗、中研院院士陳奇祿六日辭世,公視HD頻道、公視2台分別於10月10日下午五點半及11日下午五點四十分播出《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澄懷得以觀道-陳奇祿』集,引領觀眾縱覽大師一生卓越的貢獻,可透過鏡頭仔細近覽陳奇祿親手繪製的原住民文物圖錄、書法真跡、畫作等。

記錄片中,陳奇祿的兒子陳國儀分享與父親生前的互動,他說:「父親是一個慈父也是嚴父。在家裡他是權威,他還是個夜貓子,如果父親在家工作,大家都要很小心,因為他是工作第一。」

陳奇祿1923年生於臺灣臺南,上海聖約翰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是臺灣近代文化發展的重要見證者、創作者及策畫者,亦是臺灣研究原住民文化的開拓者。1947年他擔任《公論報》副刊「臺灣風土」之專輯主編,並於1949年起,與日本學者國分直一合作發表「臺灣原住民工藝圖譜」專欄,即對臺灣原住民族的物質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之後陳奇祿對臺灣原住民族群廣泛的調查與研究,留下許多珍貴的文獻資料。

1981年,陳奇祿出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為國家文化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他以臺灣美術發展史為主軸,策劃「年代美展」、「明清時代臺灣書畫展」及「臺灣地區美術發展回顧展」,開啟臺灣美術之研究、展覽和蒐藏之風潮。他更將「文化資產」的觀點引進台灣,倡導古蹟保存。1983年臺北巿立美術館成立之際,舉辦「國際版畫雙年展」,讓臺灣美術能與國際接軌。開拓臺灣文化發展的新頁,對臺灣文化的傳統與創新,立下豐碩的成果,亦影響臺灣文化的走向。

陳奇祿不僅是一位卓越的學者,更是極具特色的藝術家。其書法與繪畫藝術,深得學術界與藝術界所推崇,見字如人,其人如其字。陳奇祿一生猶如他專擅的魏碑體,堅毅而流暢。他從油畫初始進入藝術的領域,進而藉由文物圖錄繪製而成為人類學者;再由教學熱誠嚴謹的學者,踏進國家文化政策成為始擘者,另一方面又以書法鍛鍊磨養所聞所思,沈澱心志。陳奇祿的一生,不愧是文化與藝術的忠誠實踐者。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