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欄/談香港佔中 必須釐清的幾件事

蕃論戰/王炳忠/專欄 2014.10.07 00:00
  我尊重不同主張者表達意見的權利,尊重不同人對香港佔中的不同看法。我只是希望,在大家談論香港佔中事件時,應該先釐清以下這幾件事。   第一,關於許多意見領袖批評中共「一國兩制」跳票的說法。不少媒體及名人一直散播所謂「五十年不變」的承諾破功,但事實上香港在英國殖民時期,不僅港督全是英國政府指派的英國人,連議員直接選舉也是1991年以後才有。特首普選是本來就沒有的東西,中共計劃讓香港在2017年普選特首,只是有一些限制條件,這在港英時期是根本不能談的。如果按照「五十年不變」,那香港在港英時期就不能選特首,現在也應該繼續不能選才對。   第二,民主本來就是漸進的發展過程,所謂「普世價值」,也不能限定民主就一定要用怎樣的選舉規則、政府體制才可以。民主的發展絕對要和當地社會的實際情況結合,配合社會的發展程度跟政治運作的成熟度。台灣在解嚴後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步一步來,而當年決定總統採直選,事實上有許多配套沒做好(應採絕對多數制),因此留下許多後遺症。   第三,普選規則要怎麼訂是可以討論的,沒有一定怎樣才叫「真普選」。美國總統選舉採選舉人團制,在一州獲勝就拿走該州所有人團票,也並未符合完全票票等值,說起來也算是「假普選」。不一定主張那種普選規則者才是「民主」,一旦「民主」的定義被過度窄化,又經由抗爭的催化上升到「普世價值」的絕對正確,對爭端的解決更無助益。   第四,本來主張佔中者是光譜極端的一方,但隨著他們發動佔領後,各種關於警察鎮壓的謠言亂傳,如佔中第一晚,一下子傳出警方就要開槍(事後證明媒體拍到警方說要開槍的警告牌是背面),一下子又傳解放軍要出動,因此無端挑動一般只求安定的市民恐慌,不必要的緊張氣氛蔓延,受害的還是廣大港人。   第五,現在台獨分子及國際反中勢力,又刻意宣傳「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問題是香港和台灣的情況完全不同,前者是由外國的殖民地回歸中國,後者則早在1945台灣光復時就回歸、後因國共內戰產生兩個政權尚待統一的問題。香港在過去港英時期,幾乎沒有運作政黨政治的機會,沒有成熟穩固的政黨政治,普選很難一步到位。台灣的「黨外」則在戒嚴時期,就能參與到不少選舉,政黨政治雛型相對完整,但實施總統直選以來,依然陷入到國家認同及民粹惡鬥的漩渦,整體競爭力沒有提升,反而還嚴重沉淪。   第六,也是最後最要緊的一點,那就是台灣民主的成熟與否,對香港乃至整個大陸的政改都至關重要。台灣的政治,如果像現在這樣愈來愈民粹化,中共對香港的政治開放程度應該會更保守,遑論對廣大的大陸地區。畢竟台灣是中國人社會中唯一能提供政黨政治、民主選舉借鑒的地方,台灣人與其盲目跟風地喊「香港加油」,不如好好地將自己的民主政治帶上正軌。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