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泰雅織品與排灣琉璃珠跨界對話

民生@報/陳小凌 2014.09.30 00:00
圖說:泰雅族尤瑪‧達陸與排灣族達魯札倫.日夢日縵相聚。陳小凌/攝影。

【文/陳小凌】排灣族琉璃珠工藝師施秀菊看著母親在她15歲親手縫製的排灣族禮服,眼眶裡的淚水不斷打轉,她以清亮的古謠吟唱出對離世半世紀的母親的思念:泰雅族尤瑪‧達陸親自演示外婆的織布機,她說:織布是一個圓,象徵圓滿與團聚,但縫製的過程必須留下缺口,讓世代接續傳承。來自台灣原住民最美麗的泰雅織品與排灣琉璃珠,30日起在國立台灣博物館相聚,讓大家一窺南、北兩大原住民族群的百年文化傳承與創新。

泰雅織品展區以大嵙崁、馬里闊丸、北勢、馬利巴、南澳、木瓜等八群支系,雖然都屬泰雅族,但不同支系的服飾特色和色彩運用都不同,看見部族的生命力。野桐工坊負責人尤瑪.達陸十餘年來多次前往臺博館庫房,自典藏文物中汲取知識與靈感創作,依各區域在圖紋的組合形式與色彩運用、經緯組織結構等差異,以復振傳統古法方式重建失傳之技法與圖紋,工藝作品再納入博物館典藏。

她表示從20年前接觸到臺博館的織品典藏後,即開啟這項困難的傳承工作,透過不斷的創作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知識,藉由現代織女的雙手,重回人世間,而這樣的傳承及創新從博物館開始,進入部落,也將傳承給部落後代,並撒下種子。

今日記者會上,她在伴隨泰雅族人演唱織布歌的歌聲中,親自演示外婆親傳的織布機,解說泰雅族人的一生循環往復如圓一般,具有不同階段對應的內容,例如從出生外婆送的襁褓布,成年前的片裙,18歲的新娘服,到嫁為人妻、人母全家需用的服裝,直至臨終時踏上「彩虹橋」的裹屍布,一生總是在織品伴隨下見證圓滿的生命。

排灣族琉璃珠又被稱為「蜻蜓珠」,因為族人相信琉璃彩珠係因蜻蜓眼睛羽化而來,同時也是太陽神給予族人的獻禮,每顆珠子都有個別的名稱、故事與象徵意義,展現排灣族人對生命現象的特殊文化情感。

臺博館精選展出的典藏文物,可一窺排灣族傳統琉璃珠工藝與盛裝的風采。但隨著外來文化入侵,加上商人收購,而且燒製方式並沒有典籍及口述記載,琉璃珠已消失很長一段時間,工藝師施秀菊(族名達魯札倫.日夢日縵)因此開始研究燒製技術,1983年成立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後因「海角七號」電影聞名大噪,臺博館也展出2012年入藏施秀菊之一批創作,作品充分反映當代琉璃珠工藝兼容並蓄、推陳出新的面貌。

現場排灣族少女吟唱古調《追求少女之歌》,施秀菊早期燒製傳統的玻璃珠,其後融入美學與生活化、常民化的用品,展場中一套現代生活床包與枕頭,就以1600顆琉璃珠手工燒製、編織而成。而如何傳承、永續,並透過創新的機制,讓原住民文化遺產重新鏈結與再現,一直是重要的課題,她期望用琉璃珠、織布的經軸能找到回家的路,讓觀眾們發現臺灣原鄉之美。

臺博館館長陳濟民表示:博物館的原住民文物來自於部落原鄉,在展現兩大原住民群體追尋文化連結之餘,也訴說了「博物館來自於部落,部落亦重回博物館」的文化故事。

「彩虹與蜻蜓--泰雅服飾與排灣琉璃珠的對話」特展,收錄400件泰雅織品和排灣珠飾,將台博館原有典藏,與精選入藏之重製與當代原民文化工藝併同展出,更新過往的原民文物陳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