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馬航陷困境 經營舉步維艱

中央社/ 2014.09.25 00:00
(中央社記者郭朝河吉隆坡特稿)馬來西亞航這幾年財務狀況早就虧損連連。就算成功取得金援,但因MH370和MH17事故重創馬航形象,馬航品牌能否重新擦亮,再度擠入全球十大最佳航空公司榮譽榜,令人懷疑。

今年3月8日,一架從吉隆坡開往中國北京的MH370馬航失聯,機上載有239人,包括12名機組人員及227名乘客的MH370客機失聯。當時逾20個國家政府出動龐大人力與先進科技協助搜尋,並鎖定在南印度洋打撈,惟至今仍一無所獲。

到了7月17日,一架從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的MH17馬航在烏克蘭東部一萬公尺高空遭擊落,機上298人全部遇難,包括283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烏克蘭政府與親俄羅斯分離主義組織至今仍推卸責任,不承認是發射飛彈元凶,讓馬航至今仍白白承受無辜損失。

更甚的是,馬航這幾年財務狀況早就虧損連連,不復90年代壟斷大馬航空業時的榮景。截至今年首季為止,馬航淨虧損高達4億4339萬令吉(約新台幣40億元),除了寫下連續五個季度虧損紀錄外,單季虧損也幾乎是2013年淨虧損11億7368萬令吉的四成。若再加上今年承受兩架飛機失事損失、搜尋費用與慰問賠償金等,不用實際財務報表,就知道這些利空對馬航營運來說是雪上加霜。

由於面對龐大債務與營運失利挑戰,這幾年市場已盛傳馬航隨時下市並重新整合的流言,但一直只聞樓梯響。在經歷今年兩次飛機失事事件後,馬航最大股東國庫控股(Khazanah)終於痛定思痛,在8月8日發表聲明宣布,以選擇性減資(Capital Reduction,即削減資本)和資本回退(Capital Repayment,償還資本,即把股票資本完全退還給股東),每股回退0.27令吉或總價13億8196萬5840令吉,將馬航私有化再除牌(即股票下市),以展開重大內部重整計畫。

聲明表示,一旦下市計畫獲得股東同意,料須耗時6至12個月時間,以公布完整的重整計畫。同時,大股東將依據正當法律程序,取得相關單位、監管當局、特別股東甚至大馬財政部長批准,在8月底公布更仔細的大重整計畫細節,惟強調馬航營運業務仍一切如常,旅客訂票飛行日程完全不受影響。

目前,國庫控股持有馬航約69.37%股權。根據每股0.27令吉回退金額來看,比最後閉市價溢價0.03令吉或12.5%;若根據截至8月7日止三個月成交量加權平均價(VWAP)計算得出的每股0.209令吉計算,則溢價0.061令吉或29.19%。

馬航曾經歷過無數次重整計畫,卻是首次重整計畫中涉及下市動作。馬航於1985年12月16日在馬股上市,曾是馬股重量級藍籌股,最輝煌時期股價近11令吉左右,惟隨著航空業競爭,尤其是大馬廉價航空公司亞洲航空(Airasia)強勢崛起,造成區域營運環境日益艱難,加上官僚主義管理失當及人力架構太龐大,才導致現在馬航財務嚴重虧損。

雖然目前馬航已宣布首階段的重整計畫,惟若無法擺脫政治包袱大刀闊斧,調整供應商價格或招標程序,裁掉無表現員工並重建關鍵表現指標(KPI)制度的話,馬航最終仍可能面對破產而非重生。

市場一般認為,這次國庫控股將馬航私有化後,無須向大馬交易所、證券監督委員會及許多小股東解釋進程和時間表,可專注改革項目,間接加速重整計畫執行效率,尤其是上次重整計畫失敗原因正好歸咎在少數股東權益(Minority Interests)干擾;但是若放錯改革重點,仍舊沒有針對馬航航線規劃、優渥福利制度、冗員及官僚主義等對症下藥的話,公營色彩的馬航最終仍成為大馬政府負擔,並間接浪費納稅人的金錢。

較早前市場傳出大馬政府有意牽線,讓馬航與亞洲航空結盟,以締造成為區域航空業龍頭。但以目前亞航蒸蒸日上且有口皆碑的營運狀態,合併可能性不高,馬航仍須先進行內部大改革,然後才有籌碼去爭取更多合作契機。

值得一提,大多數股票經紀認為這次國庫控股出手算大方,剛好為小股東創造理想的退場機會。根據做過分類加總估值法(Sum of the parts valuation)研究,馬航目前價值為41億令吉或每股0.25令吉,仍低於出價0.27令吉,因此建議小股東應考慮接受。

只是,股票經紀提醒,若馬航想在短期內持續生存,大股東要有心理準備投入更多資金改革。尤其馬航現在面對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包括今年首季消耗4億9,00萬令吉現金,第二季在MH17墜毀後恐怕會變本加厲,若沒有龐大資金挹注,馬航恐怕很難撐過一年。

就算馬航成功取得金援,但因MH370和MH17事故已重創馬航形象,馬航品牌能否重新擦亮,再度擠入全球十大最佳航空公司榮譽榜,令人懷疑。(詳細內容請參閱全球中央雜誌9月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