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濫用胃藥!年吃掉17億顆制酸劑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4.09.25 00:00

老是因為壓力大而感覺胃痛嗎?曾任彰化縣藥師公會理事長的藥師柯毓彬自爆,目前已是知名作家的兒子「九把刀」,就曾因壓力大造成十二指腸潰瘍,經醫師處方適當的藥物。不過,絕大多數民眾沒有正確的用藥觀念,造成國內胃藥濫用的情況,其中每年的制酸劑用量相當於6693座101大樓的高度,長期不當使用,恐危害健康。

九把刀的父親柯毓彬藥師(右)提醒民眾,「看病找醫師,用藥找藥師」,使用胃藥前應先由醫師診斷病因。(攝影/駱慧雯)

目前常見的胃藥種類,包括作用在中和胃酸的制酸劑、抑制胃酸分泌的乙型組織胺阻斷劑和氫離子幫浦阻斷劑。

根據IMS調查資料,國人去(102)年總共吃掉超過22億顆胃藥,其中制酸劑藥品高達17億顆以上,金額超過13億元。以單顆藥厚度0.2公分來換算,國人每年服用的制酸劑疊起來高度約為6693座101大樓。

胃藥風險知多少?7成民眾傻傻不清楚

而衛生福利部於8月中旬進行的全國性制酸劑(胃藥)用藥行為調查,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組長戴雪詠表示,不少民眾就醫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胃藥,希望減低對腸胃的傷害,26.6%民眾會主動要求醫生另外再開胃藥,其中40至59歲中高齡民眾更高達3成5。

此外,2成5民眾會根據根據親友的建議或廣告印象自行購買胃藥來吃,買回家後,2成民眾甚至不會詳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高達7成民眾對於使用制酸劑長期風險不清楚。

坊間常見的胃藥種類,主要作用分別為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對減輕胃痛的作用不大。(攝影/駱慧雯)

胃藥安全吃!先看成分和藥物交互作用

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王春玉表示,市面上許多發泡錠劑型的制酸劑含有鈉成分,這是一種可能影響血壓的成分,已有研究證實長期過量飲用這類胃藥,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有制酸劑含鈣或鎂,因需要經過腎臟排除,對於腎臟功能不好的病人容易造成負擔,如果不當使用於慢性腎臟疾病病人,國外已有報告顯示可能增加1.28倍的死亡風險。

除此之外,胃藥與許多藥物搭配使用也會產生交互作用。王春玉提到,常用於治療泌尿道感染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fluoroquinolone)若與制酸劑合併使用,會降低7成吸收率,影響治療效果。

許多標靶藥物和制酸劑併服,也會降低療效。例如:肺癌標靶藥物得舒緩(學名Erlotinib)與胃藥合併使用,其最高血中濃度Cmax會下降17%至61%,因此建議與制酸劑間隔服用,服藥前4小時或服藥後2小時再吃胃藥。

胃藥要不要?諮詢醫藥師、不主動要求

王春玉強調,制酸劑的作用在於改善胃酸過多的問題,而非減輕胃痛或腸胃潰瘍,使用前應先諮詢醫師和藥師適用與否;看病時也不要有「買菜送蔥」的想法,避免主動要求醫師開立胃藥,以減少不必要的服藥行為;少部分藥品如解熱鎮痛劑、阿斯匹靈、鐵劑和部分抗生素,服用後可能導致腸胃不適,但此透過飯後食用或其他方式緩和,並非一定要服用制酸劑。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2034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