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沙門氏桿菌侵 致動脈瘤危生命

中央社/ 2014.09.24 00:00
(中央社記者廖壬楷台中24日電)87歲王姓女子因節儉而吃了隔餐不潔的食物,導致細菌入侵感染造成橫隔膜附近大動脈形成動脈瘤,幸經手術治療後康復出院。

台中童綜合醫院指出,87歲王女因吃了隔餐不潔的食物,開始出現腹痛、腹瀉、發燒症狀,到鄰近診所求醫用藥1週都沒有改善,因而導致身體虛弱而跌倒,子女立即將病患送至醫院。經住院治療檢查確認王女感染沙門氏桿菌,且細菌入侵感染造成位於橫隔膜附近的大動脈形成動脈瘤,為避免動脈瘤有破裂危險,因此需進行手術。

童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李志賢表示,王女因年紀大且身體虛弱,先行用藥治療沙門氏桿菌,治療14天後控制感染,再進行大血管覆膜支架置放手術;將特殊的導管從患者鼠蹊部進入血管,經由透視X光的導引下進行主動脈造影定位,將大血管覆膜支架釋放於大動脈隔絕動脈瘤,阻斷動脈瘤血流供應,避免有破裂危險,術後復原良好。

李志賢指出,沙門氏菌感染症主要因食入遭受動物糞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一般臨床症狀以急性腸胃炎表現,在感染後約6至48小時會有噁心、嘔吐及下痢等,伴隨發燒及腹部絞痛等症狀,通常發燒72小時內會好轉,腹瀉3到7天內會變好,不過約5%腸胃炎的病人會發生菌血症,其中5%的病人會發生轉移性的局部感染,例如感染性動脈瘤(mycotic aneurysm)等。

此外,嬰兒、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症狀通常較嚴重,診斷以糞便或血液培養能分離出沙門氏菌作為確診。如王女就是因為沙門氏桿菌感染動脈壁而引起的動脈瘤,若不盡速手術治療動脈瘤,當動脈瘤破裂時就有大出血的生命危險。

李志賢說,目前動脈瘤的治療方式大致可分為3種,一種用藥治療,但只能暫時減緩病程,並不是最終治療;另一種是傳統的開放性手術,即須針對動脈瘤部位進行切除動脈瘤後接上人工血管,不僅傷口大(20到30公分左右),且手術時間長,恢復期也較久(10到14天),對於高手術風險的患者來說較危險;而大血管覆膜支架置放手術,只需在病人鼠蹊部開一個約4到5公分的小傷口,經由動脈置入導管與導線,侵襲性較傳統手術低,恢復較快(1到5天),對於年齡大的患者安全性相對較高。

李志賢也呼籲,動脈瘤可在任何部位形成,尤其當動脈管壁薄弱時更容易發生;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製品、牛奶製品、肉類製品等,若食物保存不當,沙門氏菌易在高溫下大量繁殖,更易傳播,一般針對沙門氏菌造成的腸炎不需要給予抗生素治療。因此,腸胃炎的治療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為主,不過一些特殊病患,例如50歲以上的長者,若出現持續性高燒、疑似菌血症或腸道外感染的情況,則應接受抗生素治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