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陰謀論無法解決國家面臨的挑戰,團結合作才行--對自由時報社論「黑箱貨貿談判想掩蓋什麼?」之回應

大成報/ 2014.09.16 00:00
【台北訊】有關近日自由時報社論「黑箱貨貿談判想掩蓋什麼?」一文,文中大致彙整了反對兩岸服貿協議、兩岸貨貿談判及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人士心中的質疑。對此,經濟部特回應說明如次:

一、 兩岸服貿及貨貿協議有助我國拓展中國大陸市場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前述社論質疑服貿及貨貿協議將造成中國大陸資金、人員及貨品暢通無阻來臺,我業者難有抗衡之力。政府前已多次說明,陸資申請來臺需「逐案審查」,政府已設有相關國安把關機制,至於貨貿協議,亦有世界貿易組織早已規範的貿易救濟機制可以使用。

政府推動服貿及貨貿之目的,除了該類協議有助我商利用協議中所附的市場開放清單,進一步拓展中國大陸市場,更重要的是,這些協議讓其他貿易夥伴國體認我國改善兩岸關係及經貿自由化的決心。過去2000年至2008年間,政府雖也積極推動和其他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定,但終因政治因素而僅能和邦交國簽署,反觀2010年兩岸簽署ECFA後,我國相繼和非邦交國的紐西蘭及新加坡簽署經濟合作協議,這些足以證明,兩岸關係改善及經貿合作,有助臺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

二、 自由經濟示範區有助於我連結全球,相關制度設計不會影響農民權益

  前述社論另質疑自由經濟示範區將淪為禁止進口之中國大陸農工產品藉加工之名進入臺灣。政府相關部會前已多次說明,示範區業者若因營運對管制性大陸農產品有需求,可採專案申請方式辦理,於專案核准後進儲,且加值後產品仍屬管制品,「必須全數外銷,不得輸入國內市場」,不會影響農民權益。

  至於該社論質疑示範區將成為中國大陸劣質農產品來臺過水,轉換身分標籤的代名詞,此係忽略了我國早已對國外原料來臺加工,要申請「臺灣製造」的身份證明設有標準。

三、 時間已不站在臺灣這邊,政府爭取時效積極進行貨貿談判,期盼國人團結支持

在國際間經濟整合相關協定快速增加的情況下,我國今已面臨「開放及融入全球經濟」與「閉鎖及被邊緣化」的關鍵抉擇,尤其中國大陸及韓國已宣示將在本年底前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而臺韓出口貨品重疊性高,該FTA將對根留臺灣的廠商造成極大威脅,故行政部門呼籲立法院儘速審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服貿協議,也必須與陸方持續進行貨貿協商,以避免因陸韓FTA而失去中國大陸市場。

經濟部前已公開說明,我方在貨貿協議中雖需進行關稅減讓,但政府會用最謹慎、合宜的方式進行貨貿談判,並做好相關因應配套,不會讓貨貿協議產生如前述社論所稱的嚴重衝擊。

媒體有權針對政府施政提出針砭,但透過陰謀論觀點而做的不平衡報導或評論,實無助於國家的安定團結,經濟部期待媒體多多提出建設性的批評,也期盼國人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國家面臨的各種挑戰。(經濟部廣告)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