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防摻假 專家:廠商強化供應鏈

中央商情網/ 2014.09.08 00:00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14年9月8日電)食用油摻假事件頻傳,食研所研究員陳麗婷認為,廠商應強化自身供應鏈資訊及連結能力,並與消費者溝通,正視產業鏈成本及價格合理性,才能有助降低摻假事件發生頻率。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查獲不肖業者以回收餿水油等廢油,混雜製成食用油販售,國內外多家食品大廠及老店身陷風暴中。

餿水油事件再度重創消費者信心,也造成企業經營危機,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陳陸宏表示,這種道德犯罪不易防範。

陳陸宏說,儘管有嚴刑峻法也無法完全杜絕類似事件不再發生;如販毒最重可處死刑,毒品還是存在。

陳麗婷也認為,食品摻假事件難以杜絕,不過,歐盟在2013年爆發馬肉混充牛肉摻假事件後的因應策略與作為,仍可作為國內各界參考與借鏡,以降低摻假事件發生頻率。

陳麗婷分析指出,產業供應鏈關係多元複雜及產品法規重視安全甚於標示,是食品摻假發生的可能原因;消費經濟環境不佳,成本及價格競爭激烈,更大幅提高食品摻假發生的可能性。

為防範食品摻假事件發生,陳麗婷說,歐盟將要求明確標示食品產地,標示需具易讀性、多種語言,最小字體限1.2公厘,並成立食品詐欺專案小組,負責整合各會員國的溝通與行動,加強相關調查行動。

另外,歐盟還規劃建立食品詐欺網路平台,期加速各會員國意見溝通、交換資訊,同時進行預警。

針對專家分析指出,食品詐欺與政府抽驗頻率與件數有關,陳麗婷表示,歐盟為此還計劃透過各會員國間合作,強化實驗室檢驗分析能力,並增強政府管控力道,規劃將食品詐欺事件納入司法程序,以刑事案件懲戒。

至於業者如何自保,陳麗婷說,全產業鏈的管理及全球資訊系統的連結,是防堵摻假的必要作為;廠商應強化自身供應鏈資訊及連結能力。

陳麗婷同時表示,通路及消費者的價格壓力也是造成食品摻假的重要因素,業者應與消費者溝通,正視產業鏈成本及價格的合理性,才能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陳麗婷說,個別廠商或許可自行因應,不過,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減少食品詐欺事件發生,促進整體產業提升,重振消費者信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