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有聲勝無聲  開啟寶寶美好人「聲」

台灣好新聞/ 2014.09.01 00:00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家長們,新生兒時期聽力篩檢正常,並不表示孩子從此聽力絕對正常,也有許多受後天因素影響如中耳炎、腦膜炎,會使原本正常的小孩變為聽障。

衛生局進一步分析,要注意孩子在發展過程中對聲音的反應、對語言的瞭解,語言的發展以及是否有任何不尋常的舉止,如左邊來的聲音反而轉向右邊去找,聽電話常只用一邊耳朵聽等,如果有的話,必須即早請教專家。

衛生局指出,研究顯示嬰幼兒聽語發展之黃金時段是在3歲以前,又以出生後前6個月的聽力對聽語正常發展最重要,根據國外有關聽障兒的統計資料,聽障兒常在2-3歲時才開始被發現,以致許多聽障幼兒錯過了學習、發展的重要時期。

聽障兒若能在6個月以前給予診斷與治療,將來在語言和身心方面都可以達到正常程度的發展﹔反之,若遲至6個月後才被診斷出來,將會造成語言和社交技巧上的明顯遲緩﹔若3歲以後才開始矯正,將造成永久性中樞聽覺發展異常。故早期診斷出聽力障礙早作處理,對於聽障兒童往後能否正確的發音、語言及教育的發展是必要的。

台灣新生兒先天性雙耳中重度聽障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學術上及臨床上皆已證明,先天性聽力損失若能於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能復健/創健,能使嬰幼兒有正常的語言發展歷程。

國民健康署於101年起全面補助設籍本國未滿3個月之新生兒,利用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聽力檢測儀器進行聽力篩檢,期使聽損兒可及早發現,並於早期進入療育,讓聽損兒未來可進入主流教育與正常兒童一同學習。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透過新生兒聽力篩檢補助這項政策,能讓聽障寶寶早日被發現,並早期經由療育得以有聲勝無聲,開啟美好人「聲」,讓寶寶們學習無礙,迎向未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