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賞玩故宮/滋潤生命刻劃美麗 集瓊藻—院藏珍玩精華展

NOWnews/ 2014.08.28 00:00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即日起推出「集瓊藻—院藏珍玩精華展」,以嶄新的面貌於故宮正館106陳列室展出,以明清文房的古雅和珍玩的精巧為主軸,展出的文物包括琺瑯器、竹木牙雕刻及混合材質的服飾佩件、文房用器及多寶格等,共展出三百餘組件,分四單元:「內府瑯玕-琺瑯•法器」、「御苑瑤英-佩飾•瑞器」、「神乎技矣-巧工雕鏤」及「古香雅趣-文房用具」,呈現院藏豐富而多元的精選珍玩類文物。

「集瓊藻—院藏珍玩精華展」也選展了已故國大代表吉星福(1909-1996)、張振芳伉儷捐贈〈民初 二十世紀 田黃薄意梅竹未刻印〉、〈清 雕木嵌骨書几式多寶格〉;前院長秦孝儀先生(1921-2007)捐贈〈民國 陳子羊 雕象牙冬夜讀書文鎮一對〉、〈清 光緒 雕象牙筆〉,以及洪明麗女士捐贈的巨型〈桃紅珊瑚〉,馮明珠院長代表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別感謝捐贈者慷慨無私的氣度,將畢生收藏捐贈與故宮,不僅豐富了「集瓊藻—院藏珍玩精華展」,也豐富了國立故宮博物院,留給後人無限的回憶及珍貴的寶藏。 故宮指出,國立故宮博物院珍玩類藏品,多數源自宮廷生活用器,包括祭祀儀式用器、外交餽贈用品、典禮中佩帶的裝身器、閨閣內堂梳妝品、廳堂上的陳設或文房几案的用具、休閒把賞的巧玩,還有收納多寶玩器的箱匣等,無一不是設計巧妙、工藝精緻。本次展覽第一單元「內府瑯玕-琺瑯•法器」由賴依縵助理研究員策劃,展出琺瑯及呈現清宮信仰的藏傳佛教法器,琺瑯器是金屬胎上塗覆琺瑯釉藥燒製而成的器皿,明清時期成為重要金屬器類之一。

其中,明代中晚期有動物造型的琺瑯器出現,本次展出〈明 掐絲琺瑯鳧式爐〉,呈現野鴨抬頭擺臀的模樣,相當可愛活潑,本器為香爐,爐蓋與器身在腹部套合,香煙經由鴨頸自口而出。除了喙及足蹼之外,全身掐絲施填不同顏色的琺瑯釉及加彩表現羽毛。此外,本展也展出與西藏相關的文物,如〈清乾隆 掐絲兼畫琺瑯酥油茶罐〉有著西藏濃厚風情的華麗器皿。

第二單元「御苑瑤英-佩飾•瑞器」,由助理研究員張湘雯規劃,展出故宮本院典藏宮廷服飾佩件文物與吉祥陳設器,呈現宮廷珍寶的繽紛華采,以及寓巧思於精工的裝飾意趣。其中,〈清 鍍金嵌松石珊瑚火鐮盒 附乾隆款雕漆盒〉,是清代男子配繫於腰間的物件,以燧石與鐵片磨擦即可取火,類似現代打火機的功能。這件精工華麗的火鐮盒,配有團龍紋錦袱與乾隆款石榴形雕漆盒,收貯於清宮養心殿一件多寶格箱盒中,當是帝王御用珍藏之物。

第三單元「神乎技矣-巧工雕鏤」,由助理研究員侯怡利策展,展現「致廣大而盡精微」的雕刻之美,令人讚嘆:「百工之巧,神乎技矣!」其中,〈清 十九世紀 廣東 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直徑約十二公分,表面以高浮雕刻九龍穿梭於祥雲間,內部雕刻各種鏤空精緻的錦地幾何紋樣,共二十四層,每層皆可靈活轉動。層層相套,玲瓏剔透且製作繁複的象牙球,可說是清代晚期牙雕工藝之代表。

第四單元「古香雅趣-文房用具」,由副研究員陳慧霞負責,書齋是文人生活的重心,齋中長桌上不可或缺的筆硯紙墨和水注、筆格、鎮紙等文具,不僅作為書寫用具,也呈現出文人賞玩的美學。〈清 雕紫檀龍紋小櫃多寶格〉多寶格是清代宮廷存放文房中各式珍玩的匣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