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凋零技藝 老師傅堅守潮州燈籠

中央社/ 2014.08.24 00:00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新加坡特稿)隨著現代化腳步加快,許多華人的傳統技藝在新加坡已逐漸消失,潮州燈籠就是其中一樣,老師傅堅持的身影,在城市中也漸漸黯淡。

走進位於新加坡大巴窯區的紙紮店「楊瑞發」,屋裡堆滿了各式各樣準備送去燒掉的紙紮祭拜品,這樣的手工藝在新加坡已不多見,幾個幫手快手快腳紮好成品,準備送到客戶手上,在節日多的月份,生意也特別好。

楊瑞發的老闆楊漢潮今年已經73歲,經營紙紮店是他的本行,但他更出名的手藝是製作在新加坡已經沒什麼人會做的潮州燈籠。

潮州燈籠上多繪製龍、花等細緻的圖案,有時候應客人要求寫上字,燈籠多被拿來掛在寺廟、會館或是住家大門前。楊漢潮驕傲地說,他的手藝在星馬一帶很知名,馬來西亞也有客戶,而老師傅的秘訣沒有什麼,就是「細心」。

楊漢潮在1941年隨著父親從中國大陸潮州來到新加坡,本來在南洋美專學畫畫的他,16歲為了要繼承父親的紙紮生意,只好休學。

不過對美術的喜愛,並不因為休學而停止,楊漢潮從小就學製作燈籠,還曾特地跑到潮州取經,當其他師傅都用上一代留傳下來的畫稿時,楊漢潮會自己改良畫稿,讓畫在燈籠上呈現出來的效果比較好。

一樣是重複上色的動作,別人寫字上色可能只重複塗個2次,楊漢潮會塗5到6次,其他人用米粉黏燈籠骨架,他則利用海藻,比較牢固,再用桐油塗在燈籠上,一個燈籠可以耐上好幾年沒問題。

看似簡單的燈籠,做起來相當不容易,描圖、上色,都要花老師傅個把月時間,楊漢潮說,功夫不是特別難,但是要花上比較多的精神和心思,這年頭已經沒有年輕人願意學。

楊漢潮還在找接棒的徒弟,如果可以找到,他就不做了,但無奈的是至今還沒找到願意學習的人。一組燈籠賣個幾百元新幣,卻要花上一個月時間製作,在現代社會來看,投資報酬率不夠高,年輕人自然不肯做。

老師傅守著的,不只是漸漸流失的傳統技藝和美術,還有在講求效率和速度的社會中,願意為了一件事不厭其煩一做再做的精神。但燈光下,老師傅的身影越來越黯淡,這樣的傳統技藝何去何從,恐怕是每個現代國家都會面臨的問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